搜索 "食滞" 的结果

找到 428 条相关结果

治疗消化不良的药茶方(1)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08 | 20 阅读

一、茶叶酱油汤 配方:茶叶9克。 用法:加水煮开,加酱油半杯温服。 功效:治疗消化不良,胃脘胀痛。 二、法制芽茶 配方:芽茶300克,檀香15克,白豆蔻15克,片脑3克。 用法:共研末,甘草膏为衣制丸,嚼服。 功效:治疗胃痛腹胀,消化不良。 三、核桃川芎茶 配方:核桃10克,川芎6克,紫苏6克,雨前茶6克。 用法:水煎取汁加老姜、砂糖顿服。 功效:治疗腹胀,不思饮食。 四、葱萸茶 配方:茶叶6克...

阅读全文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3 | 20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樟 实际拼音: Zhānɡ 别名: 香樟、樟木、乌樟、油樟、香通、芳樟 来源: 为樟科樟属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以根、木材、树皮、叶及果实入药。根、木材及树皮全年可采,洗净阴干密闭保存;叶随时可采;秋季采果,晒干。 性味: 辛,微温。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理气活血,止痛止痒。根、木材:感冒头痛,风湿骨痛,跌打损...

阅读全文
小儿得了厌食症怎么办?中医“特色治法”有方案
中医育儿 | admin | 2025-06-06 | 19 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小儿脾胃问题也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其中,小儿厌食症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主要以小儿较长时间食欲减退,进食量减少为主,且经常伴有大便不调、精神萎靡、腹痛等症状。小儿一旦出现厌食症状,就会导致免疫力低下、生长发育弛缓等诸多情况,让家长们忧心忡忡,手足无措。 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脾胃常虚弱,小儿厌食症的原因与饮食习惯脱不了干系,许多家...

阅读全文
鸡内金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9 | 19 阅读

鸡内金的功效: 消食健胃,涩精止遗。消积滞,健脾胃。治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喉痹乳蛾,牙疳口疮。 味甘性平,入脾胃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化积排石,固摄缩尿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鸡内金主要含有胃激素,角蛋白,氨基酸等成分。有增加胃液分泌量和胃肠消化能力,加快胃的排空速率等作用。是一种很常用的中药。 鸡内金的作用: 1、用于饮食积滞,小儿疳积。本品有较强的消食化积作用,并能...

阅读全文
表解里未和
诊断 | admin | 2025-05-09 | 19 阅读

【表解里未和】伤寒病的表证已经消失,在里还有水饮、痰涎、食滞、瘀血等没有消除。表证已经解除,而亏损的阴液还没有恢复。...

阅读全文
金橘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3 | 19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橘 实际拼音: Jīn Jú 别名: 金枣、牛奶橘 来源: 芸香科金橘Fortunella margarita (Lour.)Swingle,以根、果实入药。 生境分布: 南部地区。 性味: 根:辛、苦,温。 果:辛、酸、甘,温。 功能主治: 根:醒脾行气。果:宽中化痰下气。主治风寒咳嗽,胃气痛,食积胀满,疝气。 用法用量: 根0.5~1两,果3...

阅读全文
加减龙胆泻肝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2 | 18 阅读

《外科发挥》卷七:加减龙胆泻肝汤 名称: 加减龙胆泻肝汤 别名: 加味龙胆汤、龙胆泻肝汤 处方: 龙胆草(酒拌炒黄)1钱,泽泻1钱,车前子(炒)5分,木通5分,生地黄(酒拌)5分,当归尾(酒拌)5分,山栀(炒)5分,黄芩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 肝经湿热,阴部生疮,阴囊肿痛,小便赤涩,便毒悬痈,妇人阴挺。 用法用量: 加味龙胆汤(《外科枢要》卷四)、龙胆泻肝汤(《校注妇人良...

阅读全文
滑脉
诊断 | admin | 2025-05-06 | 18 阅读

【滑脉】脉象的一种。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主痰饮、食滞、实热等证,又主妊娠。此外,健康人也可见滑利脉象。...

阅读全文
柳叶菜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4-30 | 18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菜 实际拼音: Liǔ Yè Cài 别名: 水丁香、地母怀胎草、菜籽灵、通经草、水兰花、水接骨丹、水窝窝、绒棒紫花草、长角草、鱼鳞草、大样干鱼草、光明草[湖南] 来源: 柳叶菜科柳叶菜属植物柳叶菜Epilobium hirsutum L.,以花、根、带根全草入药。夏季采花;秋季采根或带根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 淡,平。 功能主治: 花:清热消炎,...

阅读全文
草部下
雷公炮制药性解 | admin | 2025-06-07 | 17 阅读

 灯心 味淡,性寒无毒,入心小肠二经。主胸腹邪气,清心定惊,除热利水,烧灰敷金疮止血,疗小儿夜啼,吹喉中治急喉痹甚捷。按∶灯心味淡,五脏无归,专入小肠利水。诀曰∶小肠受盛与心应,故又入心经。烧灰性凉,宜治疗如上。  石斛 味甘,性平无毒,入胃肾二经。补虚羸,暖水脏,填精髓,强筋骨,平胃气,逐皮肤邪热,疗脚膝冷痹,久服浓肠胃,定志除惊。去根,酒浸一宿,曝干酥炙用,陆英为使,恶寒水石巴豆,畏僵蚕、雷丸...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