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膀胱湿热" 的结果

找到 52 条相关结果

膀胱湿热
病因病机 | admin | 2025-05-13 | 13 阅读

膀胱湿热】湿热蕴于下焦膀胱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少而痛、尿黄赤或尿血、舌红苔黄、脉数等。多见于急性膀胱炎。...

阅读全文
八正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4-30 | 13 阅读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八正散 名称: 八正散 处方: 大黄、瞿麦、扁蓄、车前子、木通、山栀子、甘草,各一钱。滑石(二钱),加木香(加一钱.尤佳)。 功能主治: 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灯心二十茎,煎至一钟,不拘时温服。 《症因脉治》卷四:八正散 名称: 八正散 处方: 瞿麦、滑石、山栀、木通、甘草、车前子、泽泻、赤苓、淡竹叶。 功能主治: 清热利...

阅读全文
泻利药之篇蓄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31 | 12 阅读

篇蓄味苦性子,属泻利药。功能清利膀胱湿热,主要用于治疗热淋、小便不利。常与猪苓,茯苓、泽泻、木通,滑石,瞿麦等同用。 本品有利湿清热的作用,故有时也用于治疗湿热郁蕴而致的黄疸(阳黄),可与茵陈,车前子,黄芩、黄柏等配合应用。与苍术,黄柏,白鲜皮、苦参等同用,也可用于治疗皮肤湿疹。 根据本品主治热淋的作用特点,近些年来常配合黄柏,木通、茯苓,泽泻,瞿麦、石韦等,用于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有一定效果。...

阅读全文
泻利药之滑石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8 | 12 阅读

滑石甘淡性寒。功能利水祛湿,通淋滑窍(滑利尿道),清暑止渴,属泻利药。常用于治疗热淋,血淋,砂淋等所致的尿道疼痛,小便不利等,可与猪苓、泽泻、车前子,瞿麦、海金沙,冬葵子,篇蓄等同用。 滑石淡可渗湿、寒能清热,适用于暑热病(身热烦渴,小便不利、自汗,脉濡滑等)与湿温病(身热不很高但多日难退,身重嗜卧,神情淡漠,食欲不振,舌苔白厚而腻,脉滑缓)。治暑热病常与甘草(如六一散),扁豆,扁豆花,竹叶、荷...

阅读全文
桂枝的温经通阳、散寒降逆功效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1 | 12 阅读

桂枝“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本经》) 桂枝辛甘温热,走肌表,入肝、肾、心、肺、膀胱经。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乃其专功也。 《本经》所言“上气”者,或奔豚之类证,发作时自觉有气自少腹突然上冲胸口咽喉,移时冲气渐平,病也渐减,终于平复如常。有发作欲死者,极端痛苦之形容,亦有冲气不甚剧烈,心中动悸,欲作奔豚,又渐见平复如常。总因心肾...

阅读全文
妇科五淋丸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7 | 12 阅读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妇科五淋丸 名称: 妇科五淋丸 别名: 妇科分清丸 处方: 当归4两,生地4两,川芎3两,滑石3两,木通2两,甘草2两,生栀子2两,生白芍2两,石苇1两(去毛),黄连1两,海金砂5钱。 制法: 上为细粉,凉开水泛小丸。 功能主治: 清热利水。主膀胱湿热,淋漓不断,混浊带血,小便不利,尿道刺痛。 用法用量: 妇科分清丸(《中国药典》一部)。《...

阅读全文
针灸处方四要素
针灸常识 | admin | 2025-05-11 | 12 阅读

(1) 中医、针灸辨证:即根据中医、针灸理论和诊疗方法,对疾病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制定出诊断、治疗、观察等的原则和方法。 (2) 治疗法则:根据上述辨证,即可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比如中医辨证属“膀胱湿热”,针灸医师就用“清热利湿法”;“脾肾阳虚”就用“温补脾肾法” (3)选穴、配穴:针灸治病是通过各种刺激方法作用于穴位来实施的。光有治疗还不行,医师要根据一定方案来选取穴位, 把不同穴位配合在一起,...

阅读全文
车前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2 | 12 阅读

《中药大辞典》:车前 出处: 《四声本草》 实际拼音: Chē Qián 别名: 罘苜(《诗经》),马舄(《毛诗传》),当道(《本经》),陵舄(《列子》),牛舌草(陆玑《诗疏》),车前草、虾蟆衣(《尔雅》郭璞注),牛遗、胜舄(《别录》),车轮菜、胜舄菜(《救荒本草》),蛤蚂草(《滇南本草》),虾蟆草(《简便单方》),钱贯草(《生草药性备要》),牛舄(《医林纂要》),地胆头、白贯草(《中...

阅读全文
鱼腥草 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3 | 11 阅读

鱼腥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全草,俗名叫臭菜、臭根草、猪母草等,因有一股腥味而得名。 中医认为,鱼腥草味苦,性微寒,入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内服可治肺热咳嗽、咳吐脓血痰等症。《名医别录》载:“生湿地,山谷阴处亦能蔓生,叶如荞麦而肥,茎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关中谓之菹菜,叶有鱼腥气,故俗称鱼腥草。”《本草纲目》言:“散热毒痈肿。”《本草经疏》载:“治痰热壅肺,发为肺痈吐脓血...

阅读全文
益元散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4-28 | 11 阅读

《中国药典》:益元散 名称: 益元散 处方: 滑石600g 甘草100g 朱砂30g 性状: 本品为浅粉红色的粉末,手捻有润滑感;味甜。 炮制: 以上三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滑石、甘草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 清暑利湿。用于感受暑湿,身热心烦,口渴喜饮,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 调服或煎服,一次6g,一日1~2次。 贮藏: 密闭,防潮。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