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腹痛泄泻" 的结果

找到 143 条相关结果

白术汤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06 | 17 阅读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白术汤 名称: 白术汤 处方: 白术(二钱) 厚朴(姜制.二钱) 防风(去芦.二钱) 附子(炮.去皮脐.一钱) 橘红(一钱) 白藓皮(一钱) 五加皮(一钱) 功能主治: 治脾经受病,多汁恶风,身体怠惰,四肢不动,不能饮食,口角两边黄者可治;其状但踞而腹满,通身黄白色,口吐醎水,风中于脾也,急灸脾腧百壮,目下及手足青者不可治。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

阅读全文
肉桂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02 | 17 阅读

《中国药典》:肉桂 实际拼音: Ròu Guì 英文名: CORTEX CINNAMOMI 来源: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取,阴干。 性状: 本品呈槽状或卷筒状,长30~40cm,宽或直径3~10cm,厚0.2~0.8cm。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内表面红棕...

阅读全文
芍药花中相 赤白各自芳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2 | 16 阅读

人生百岁,七十稀少。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 仔细思量,好追欢及早。遇酒逢花堪笑傲,任玉山倾倒。对景且沈醉,人生似、露垂芳草。幸新来、有酒如渑,要结千秋歌笑。 这首《红芍药》是宋代词人王观的作品,抒发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词牌《红芍药》因红色的芍药花而得名。 芍药名称蕴诗意 芍药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因风姿绰约、婀娜妩媚而得...

阅读全文
什么是提罐
拔罐基础 | admin | 2025-05-28 | 16 阅读

在坐罐基础上,为增强吸拔效果,再将罐体上提,尔后恢复原位,反复上提,拉动皮肤。提罐使肌肤上下移动,对相应内脏产生振荡,增强蠕动,促进血液运行。此手法常用于腹部疾患,如胃痛不适,腹痛泄泻,小儿食积,妇女痛经等,效果较好,对肝郁不舒胁痛,脘部腹闷等症也能治疗。 具体操作:先行坐罐,然后缓缓上提罐体,要有力,以不将罐体拉脱为合适。上提后稍停再放松。每次上提30-40次以上。 注意:提罐时,患者会有不同程...

阅读全文
保健类药茶之除湿利水茶(一)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23 | 16 阅读

1、荷叶茶。 原料:荷叶10g、绿茶3g、冰糖12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暑利湿,升发清阳,止血。 用途:夏季暑湿泄泻、眩晕、呕恶、头闷痛。 2、荷叶翘苓茶。 原料:荷叶5g、连翘g、茯苓3g、陈皮3g、佩兰3g、绿茶59。 用法:将荷叶、连翘、茯苓、陈皮、佩兰置于锅内,用400ml水煮沸后冲泡绿茶。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暑运脾除湿。 用途:秋季晚发之伏暑...

阅读全文
三陷证
外科骨伤科 | admin | 2025-05-17 | 16 阅读

【三陷证】指疮疡邪毒内攻所出现的“火陷”,“干陷”,“虚陷”等三种逆证。火陷:见于疮疡的成形期或化脓期,疮顶不高,根盘散漫,疮色紫暗,疮口干枯无脓,但灼热剧痛。并有壮热,口渴、便秘尿短,烦燥不安,神昏谵语,舌绛脉数等。多因阴液亏损、火毒炽盛所致。干陷:多见于成脓至穿溃期。多因气血两亏,不能酿脓,故毒不得外托,局部腐脓不透,疮口中央糜烂,脓少而薄,疮色灰暗,疮顶平塌。伴有发热恶寒,神疲,自汗,脉虚数...

阅读全文
护心胆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2 | 16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护心胆 实际拼音: Hù Xīn Dǎn 别名: 红花鸡距草、紫花荷花牡丹 来源: 罂粟科护心胆Corydalis suaveolens Hance,以全草、块根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 性味: 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消炎解毒,消肿止痛。主治湿热胃痛,腹痛泄泻,痈疮肿毒,目赤肿痛,毒虫、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块根1~2钱;外用适量,鲜草捣...

阅读全文
茶子心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9 | 16 阅读

《中药大辞典》:茶子心 出处: 《陆川本草》 实际拼音: Chá Zǐ Xīn 别名: 油茶籽(《中国经济植物志》) 来源: 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种子。秋季采收。 原形态: 油茶(《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又名:楂(《农政全书》),梣树(《纲目拾遗》),茶子树,茶油树,建茶,白花茶,茶子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米,有时可达8米。树皮黄褐色,嫩枝稍被毛。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

阅读全文
苏头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31 | 15 阅读

功能主治 疏风散寒;降气祛痰;和中安胎。主头晕;身痛;鼻塞流涕;咳逆上气;胸隔饮;胸闷肋痛;腹痛泄泻;妊娠呕吐;胎动不安。 炮制 以水润软后,切片,晒干。 性味 味辛;性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煎汤洗。...

阅读全文
正宗派擅长温补的薛立斋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30 | 15 阅读

薛立斋(1480-1558),字新甫,号立斋。明太医院院刺,擅内外诸科,外科方面的著作颇多,有《外科枢耍》《外科心法》《外科发挥》《外科集验方》等,而其中《枢要》一书,乃立斋临床经验的结晶,最为重要。 薛氏治外证擅长温补。他说:“疮疡之作,皆由膏粱厚味,醇酒炙煿,房劳过度,七情郁火,阴虚阳辏,精虚气节,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营卫虚邪,外邪所袭,气血受伤而为患。”治疗当审经络受证,分标本缓急以治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