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脉学发展" 的结果

找到 13 条相关结果

脉象的变动与病(证)的机理
诊断基础 | admin | 2025-05-16 | 8 阅读

祖国医学的学术思想体系将人体内外在环境看成是一个整体,将疾病看成是一个过程,将邪正两方看成互为消长的两种物质力量。故尔它有整体性、有辩证性,既具有原则性又具有灵话性,强调一般亦强调特殊。医疗的目的就是使机体因疾病出现的不平衡经过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使不平衡归于平衡,这就有一个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问题,有特殊亦有一般,所以平满是相对的。在更多的情况下其目的是寻找具体的病、具体的病人的平衡,灵活性...

阅读全文
如何对待《内经》的脉法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5-09 | 8 阅读

脉法是医经一派的成就和待色之一,它记载于现传世的医经著作《内经》之中这是中医典籍中最古老最经典的脉学文献,它既具有史料价值,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两千年来中医脉学发展的奠基著作,并至今还有不少内容仍有理论和临床上的实际意义。但历史是发展的,不但今天不能停留在《内经》的时代和水平上,就是从《内经》到现在这两千多年,脉学家亦从未停留在《内经》的时代和水平上而不向前发展。所以我们既要尊重《内经》的历史价值和...

阅读全文
古脉学的发掘研究之二
诊断基础 | admin | 2025-05-21 | 7 阅读

宋代开始普及的雕板印剧术对学术发展影响很大。余元又是医学的学术昌盛时期。但这段历史时期对于脉学却有个首要解决的学术问题就是所谓王叔和《脉诀》的辨伪批判工作。参加这项工作的不但有医家,连朱熹、蔡西山、吴草庐等学者亦加入进来了。 伪撰《脉诀》大约出现于五代至北宋这段时伺,由于内容浅近俚俗,歌诀的形式又易于记诵,又冒王叔和之名,所以一般医家都习诵此书并用于临床。到南宋时致疑的人就不少了,连朱熹对此亦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