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老子" 的结果

找到 214 条相关结果

苏东坡的中药诗
医药诗词 | admin | 2025-06-03 | 19 阅读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东坡熟谙医理,通养生之道。苏东坡关心百姓疾苦,在杭州设立公立医院,为民治病,搞饮水工程,清洁水源,保护人民健康,还建议他的好友广州太守筹集基金,仿杭州做法建立公立医院。 苏东坡平时喜欢阅读医学书籍,为药草写诗词,说明药性、品质,宣传药理知识,一生写了不少有关中药的诗词。他懂医通药,尤擅长食疗,把收集的方剂著成方书《苏学士方》《圣散子方》,并有精彩故事流传下来。 ...

阅读全文
老子■德经原文之再十章
道德经 | admin | 2025-05-21 | 19 阅读

[主内容] 老子■德经原文之再十章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至七十七章     68.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 69.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70.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

阅读全文
气功文化唐朝著作
气功文化 | admin | 2025-05-20 | 19 阅读

千金要方 中医综合性著作。全称《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唐·孙思邈撰。作者认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千金”命名。其书总结隋代以前的医学成就,为临床实用的医学百科全书。内容包括医论、医方、诊法、针灸、气功等。其中“养性”一章,堪称集唐以前医疗之大成,要言不烦,颇为实用。对六字气诀描述极其详细。  存神炼气铭 气功养生名篇。又名《太清存神炼气五时七候诀》。唐·孙思邈撰。首...

阅读全文
流派纷呈新时代 传承发展新征程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19 | 19 阅读

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南京市中医院承办的全国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发展南京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流派传承分会成立会议在南京举行。专家们就现代中医流派传承的特点、中医流派传承中的问题以及中医流派传承模式等进行了研讨。 国医大师王琦: 现代中医流派传承的三大基点 狭义中医流派是指以师承为核心,有独特主张的医家群体,而广义的中医流派还包含了以学术理论或经典为核心的中医学派以及经过长期传承而形成的...

阅读全文
庄子的养生哲学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8 | 19 阅读

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战国著名哲学家。所著《庄子》(又名《南华经》)不仅创新和发展了道家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养生学方面亦有很高的造诣,对《内经》及其后世养生学的逐步成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顺应自然   缘督为经 庄子提倡顺应自然的养生哲学。他在《养生主》篇中曰:“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督脉居人身之中,不偏不倚,以此作为行事的准则,自然可以...

阅读全文
《随园诗话》中的医家轶史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8 | 19 阅读

袁枚(1716—1797),清代著名文学家、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中国文学史上乾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82卷、《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子不语》24卷及《续子不语》10卷、《随园食单》1卷等。 《随园诗话》以随笔式的写法,记载诗坛的掌故轶事,评论诗人的风格流派,鉴赏各家的作品风格,从诗学的角度再现...

阅读全文
按摩养生的发展史
推拿基础 | admin | 2025-05-17 | 19 阅读

1.按摩的最早起源 按摩在我国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我国最早运用按摩的时代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在生活和劳动中,身体常会因受到外伤而出现疼痛,人类会很自然的用手或木棒按摩或轻叩受损部位,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在这种经验的积累下,我们的祖先把本能性的抚摸或按摩演变成了系统的治疗和养生方法。 2.按摩的初发展 但按摩作为一门技能,初在商代有文字记载。证据可从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找到。在甲骨文卜...

阅读全文
秋天气候干燥 慎防呼吸道疾病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1 | 19 阅读

“鼻为肺之窍”,秋天气候干燥,燥邪极易通过鼻腔而侵肺,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芦根为芦苇的根茎,入肺、胃二经,对于呼吸道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及预防效果。此外经常按摩迎香穴,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对预防呼吸道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鼻为肺之窍”,秋季护肺把好第一关 有句话叫做“病从口入”,谈到疾病,人们往往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嘴巴,要吃什么药,慎食什么食物,好像只要管好嘴巴,就会万事大吉了。其实,疾病是非常...

阅读全文
从贾母、刘姥姥说寿由心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9 | 19 阅读

在《红楼梦》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中,真正长寿的屈指可数,刘姥姥是寿魁,贾母其次。“村老老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一回中,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贾母问刘姥姥多大年纪,刘姥姥忙起身答道:“我今年75岁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硬朗。比我大好几岁呢!”贾母享年83岁,在她“寿终归地府”时,刘姥姥还健在,甚至后来还为搭救巧姐儿而奔波,她的思维、行动也未见老态龙钟。贾母和刘姥姥虽都...

阅读全文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第二十五至二十七章(含王弼和苏辙注解) ... ... ...
道德经 | admin | 2025-06-05 | 18 阅读

[主内容]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有一种物质混然而成), 先天地生(先于天地产生)。 寂兮廖兮(寂静啊无形啊), 独立而不改(独立存在而永恒不变), 周行而不殆(周而复始而不会殆尽), 可以为天下母(可以认为它是天下万物的本源)。 吾不知其名(我不知它叫什么名字), 字之曰 “道” (就送它一个字叫“道” ), 强为之名曰“大” (勉强为它起了一个名叫“大” )。 大曰逝(它可以说是遥不可及...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