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蓝花酒" 的结果

找到 21 条相关结果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金匮要略方论 | admin | 2025-06-07 | 12 阅读

(论一首 脉证五十四条 方十六首)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见呕吐中)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

阅读全文
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 | admin | 2025-06-02 | 12 阅读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呕,不能食,无寒热,此为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此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断后三月衄也;所以血...

阅读全文
红花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0 | 12 阅读

《中国药典》:红花 实际拼音: Hónɡ Huā 英文名: FLOS CARTHAMI 别名: 草红花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夏季花由黄变红时采摘取管状花,注意勿伤基部的子房,除去杂质,阴干或微火烘干,此时质较软,色深红最佳。(采收花朵时,应趁早晨露水未干、苞叶锐刺较软时进行,但也不宜过早。) 性状: 本品为不带...

阅读全文
红蓝花酒二(痛经)
百病药酒 | admin | 2025-05-18 | 11 阅读

【来源】《金匮要略》 【配方】红蓝花30克,酒一升。 【制法】将药入酒内,煎至减半。 【主治】一切风邪,如妇女经后或产后,风邪易于侵入腹中,扰乱腹内气血,使气滞血瘀,发生腹中刺痛。 【用法】顿服一半,未止再服。 说明:饮用此酒期间,婴儿应暂停哺乳。...

阅读全文
药酒之用及历史沿革
药酒文化 | admin | 2025-05-03 | 11 阅读

药酒在中国由来已久,酒与药的结合是我国中医药发展史上的重要创举。古时“酒”写作“酉”,《说文解字》解释:“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耐酒”。“就”意为“成熟”,“黍成”就可做酒(酉)。药酒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及悠长的使用历史,是中医药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 酒作药来药需酒 酒是一味中药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酒为水谷之气,味辛、甘,性热,入心、肝经,有畅通血脉、活血祛瘀、祛风散寒、消冷积、...

阅读全文
药酒的由来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6-01 | 10 阅读

药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我国最古的药酒酿制方,是在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养生方》和《杂疗方》中。 从《养生方》的现存文字中,可以辨识的药酒方共有六个:用麦冬(即颠棘)配合秫米等酿制的药酒;用黍米、稻米等制成的药酒(“为醴方”治“老不起”);用美酒和麦X(不详)等制成的药酒;用石膏、藁本、牛膝等药酿制的药酒;用漆和乌喙(乌头)等药物酿制的药酒;用漆、节(玉竹)、黍、稻、乌喙等酿制的药酒...

阅读全文
汤剂煎服法探讨
中药煎服 | admin | 2025-05-25 | 10 阅读

中医方剂的煎服法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历代医家对于汤剂的煎法、服法,颇为重视。我们在学习经典及古代方书的时候,大都重视其药物组成、功用主治,往往忽略了方药的煎服方法。 清代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中对此有详细论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夫烹饪禽鱼羊豕,失其调度,尚能损人,况药专以之治病,而可不讲乎?”“大都发散之药,及芳香之药,不宜多煎,取其生而疏荡;补益滋腻之药,...

阅读全文
红蓝花酒三(胎死腹中)
百病药酒 | admin | 2025-05-20 | 9 阅读

【来源】《妇人大全良方》 【配方】红花一两。 【制法】上为末,分二服。每服酒二盏、童子小便二盏,煮取盏半,候冷,留滓再并煎。一方无童便。 【主治】《近效》方疗血晕、绝不识人,烦闷,言语错乱,恶血不尽,腹中绞痛,胎死腹中。 【用法】分为二服。 说明:《普济方》注曰“如口噤翰开灌之。如子死腹中,服之立下。”余同上。...

阅读全文
红蓝花酒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18 | 9 阅读

《金匮要略》:红蓝花酒 名称: 红蓝花酒 处方: 红蓝花20g 白酒200ml 炮制: 1. 将红蓝花与白酒一起放入锅中,煎减至半; 2. 去渣,冷却后即可服用。 功能主治: 行血,润燥,消肿,止痛。主治妇女中风症,风寒容于胞内,血凝气滞所致腹中刺痛,有行散其瘀之功效。 用法用量: 每次50ml,不止再服。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此酒。 备注: (1)红蓝花:即红花,其...

阅读全文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金匮要略 | admin | 2025-05-26 | 8 阅读

  论一首 脉证五十四条 方十六首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见呕吐中)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阳明病,下血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