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红糖" 的结果

找到 1197 条相关结果

乌发糖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3 | 23 阅读

《民间方》:乌发糖 名称: 乌发糖 处方: 核桃仕50克,赤沙糖500克。 制法: 1.将红糖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开,移文火上煎熬至稠厚时,加炒香的黑芝麻、核桃仁,搅拌均匀停火。 2.将乌发糖倒入涂有熟菜油的搪瓷盘中摊平,晾凉,用刀划成小块,装糖盒内备用。 功能主治: 健脑补肾,乌发生发,适用于头昏耳鸣、健忘、脱发、头发早白等症。久服有预防早衰作用。 用法用量: 早...

阅读全文
夏秋交接属长夏 健脾除湿有8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2 | 23 阅读

夏去秋至,在夏秋交接的农历六月还有一个长夏季节,为阴阳交接的时段。长夏天气炎热,雨水较多,万物华实,合于土生万物之象。天人相应,人体脾脏主长夏。长夏主时之邪为湿邪,脾胃功能失调常出现内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健脾益胃、除湿化湿,以利脾胃受纳饮食水谷、运化精微营养功能的发挥,可有效夯实后天之本,维护生命健康。 长夏脾虚是病因 中医养生强调审因养生和综合调养,除了要选择适宜的诸种养生方法,还需明...

阅读全文
支气管扩张症药膳调治
中医食疗 | admin | 2025-05-24 | 22 阅读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继发的病症。患者过去多曾患过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等疾病。以后又经常有呼吸道感染的反复发作。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损坏了支气管管壁,削弱了它的弹性,最后形成支气管扩张和变形。 支气管扩张的典型症状是长期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或痰中夹血。有的病人还有一些全身性症状,如发热、盗汗、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等。中医认为,其病因由于肺热气燥,清肃之气不行,脾胃上输之津液转从热化...

阅读全文
温中散寒话花椒 日常养生四妙招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22 阅读

说起花椒,大家第一个反应就是厨房里必备的香料,尤其是吃麻辣火锅时,更是不可缺少的调料。但要是只把它当做调料,那就太大材小用了。中医认为,花椒可以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是养生保健的绝佳材料。 1、姜枣花椒:泡茶散寒 生姜可以祛除寒气、寒邪,花椒可以排出体内陈寒,温暖身体,红枣可以益脾胃、补气血。 一起泡水喝,可以驱寒保暖、防治下焦湿寒,尤其适合痛经、白带异常、男性肾寒、慢性腹泻等症...

阅读全文
清清白白大白菜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2 | 22 阅读

白菜,古称菘、白菘,是我国的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南朝宋齐时文人周颙有句:“春初早韭,秋末晚菘”;齐梁时期的陶弘景云:“菜中有菘,最为常食。”说明白菜从南方引至北方后,已经成为人们常食的大众菜了。明代李时珍引宋代学者陆佃《埤雅》说:“菘,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可见白菜之名早就有之。 白菜被称为“菘”是恰如其分的,它耐霜冻、抗严寒,的确具有松柏品格。农谚云“三...

阅读全文
麻秸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中药大辞典》:麻秸 出处: 《纲目》 实际拼音: Má Jiē 别名: 脂麻秸(《摘元方》),芝麻荄(《中国医学大辞典》),油麻稿(福建《民间实用草药》)。 来源: 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茎。 功能主治: 治哮喘,浮肿,聤耳出脓。 《纲目》:"烧灰,入点痣去恶肉方中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复方: ①治小儿盐哮:脂麻秸,瓦内...

阅读全文
山楂的养生解读与膳饮品鉴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南楂不与北楂同,妙制金糕数汇丰。 色比胭脂甜如蜜,解醒消食有兼功。 露水白时山里红,冰糖晶块市中融。 儿童喜食欢猴鼠,也解携归敬老翁。 ——清·杨静亭《都门杂咏》 诗词赏析 这首诗首句指出南山楂和北山楂是山楂的不同品种,因地域的不同,味道和功效差异大。金糕即山楂糕,旧时以北京汇丰斋的最有名。金糕有很多品种,如八宝金糕、桂花蜜糕和水晶金糕等,味道有别,各具特色。金糕的颜色如胭脂,味道甜如蜜,...

阅读全文
中药服用的药引搭配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3 | 22 阅读

服用中药、中成药,多用白开水、酒、淡盐水、蜂蜜水、米汤、红糖水、葱白汤、姜汤等作药引子送服。药引子有引药归经,增强疗效之功用,有时还兼有调和、顾护、制约、矫味等功效,与中药、中成药适当配合,可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药引 食盐: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清水、解毒之效。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淡盐水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 生姜: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

阅读全文
益肾养肝多吃咸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1 | 21 阅读

处暑之后,日夜温差将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此时饮食调养方面宜益肾养肝、润肺养胃。宜多吃咸味食物如荸荠、沙葛、粉葛,也可多吃新鲜果蔬,以及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奶类等清润食品以防秋燥。 精神调养宜收敛神气,以利于气机通畅,气血和调。此外,应早睡早起,舒缓形体。避免中午在室外暴晒,也不要贪凉,注意根据气温适时添减衣服,尤其是夜晚及早晨避免受凉。运动调养仍需选择运动量较小的活动,避免大量出...

阅读全文
如何缓解冬季手脚冰凉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30 | 21 阅读

一、吃羊肉温暖手脚 《食疗本草》上介绍羊肉,性温,治疗丈夫五劳七伤、脏气虚寒。《本草纲目》言其,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许多人冬天都有手脚冰凉的症状,有的人手脚就跟冰棍儿一样,尤其手背皮肤上还会出现网格状的干纹,对于这样的人群,冬天吃羊肉,可以让气血畅通,不再有寒彻骨的感觉,手脚也会变热乎。涮羊肉和红焖羊肉的通气血效果最好。 对于涮羊肉,蔬菜一定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