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穴位按摩" 的结果

找到 150 条相关结果

中医助你顺利度过更年期
女性保健 | admin | 2025-05-19 | 19 阅读

《黄帝内经》云:“女子四十九岁(虚岁),任脉虚,太冲脉衰微,天癸枯竭,停止生育。”天癸枯竭是指肾气虚弱导致体内雌性激素分泌迅速减少。肾为五脏之本,肾气化生天癸,天癸激发冲任。天癸枯竭,必然导致年老体衰和肾气虚弱。但善于保养者,高寿仍可生育;不善于保养者,40岁后会出现燥热不安,彻夜难眠,甚至狂躁、闭经。这是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 中医养生理论均从维持人的正常状态出发,把减少消耗、加强再生、保持...

阅读全文
春来健身动起来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6 | 19 阅读

春天是健康投资的最佳季节,经常锻炼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明显减少一年中呼吸系统等疾病的发生。外出踏青不但对身体有益,最重要的是能缓解冬季的压抑心情。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无论是郊游、爬山,还是其他室外运动项目,都会比在室内健身有更大的收获。 一听到踏青,很多人都会跃跃欲试,简单、经济、易行的绿色健身运动可以使人远离城市喧闹,沐浴山林的新鲜空气,身心舒畅。但究竟该去做什么呢?不妨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最...

阅读全文
围产期女性中医体质辨识与保健方案
女性保健 | admin | 2025-06-06 | 18 阅读

中医对全生命周期的认识 中医古籍中有许多对人的生命周期研究的记载。《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诸病源候论·变蒸候》记载了小儿“变蒸”的生理变化,俗称“烧长”或“生长热”,是古代医家用来解释婴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的一种学说,认为三十...

阅读全文
立秋养生“收”字当先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18 阅读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养生保健要顺应四时。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顺应四时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因此立秋后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等方面皆以养“收”为原则。 初秋养阴为上 初秋时节由于肺部易受到燥气的侵袭,会造成体内津液...

阅读全文
高血压并非终身服药 中医降血压也有妙招
老年保健 | admin | 2025-05-26 | 18 阅读

“高血压”这三个字,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你知道全国有多少高血压患者吗?据数据显示,我国18 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人患病,是不是很触目惊心? 得了高血压怎么办 很多人以为,得了高血压就一定要终身服用降压药,这是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只有一部分严重的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而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通过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据调查,1959...

阅读全文
秋季温度湿度低 健康养生有“六宜”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7 | 18 阅读

又到一年入秋时。时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秋老虎”虽然还在发威,但天气已经逐渐转凉,大家也应该着眼于秋季的养生安排了。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不管是天气、气温还是环境,不同的季节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养生方法及重点也是不一样的。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

阅读全文
夏天湿气重 6招妙祛湿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4 | 18 阅读

炎炎夏日,你是否有疲乏困倦、食欲减退、口中黏腻、大便溏泄,甚至失眠心烦、口舌生疮等现象?身体出现以上症状,很有可能是体内湿气重引起。夏天气温高,天气闷热,尤其今年降雨多,气候潮湿,加上夏季人们贪食冷饮等导致湿邪入侵体内,成为困扰健康的一大隐患。如果不加以调理,还容易患上皮肤、泌尿生殖、心脑血管、肝胆系统等一系列疾病。 什么是湿气?专家解释,“湿”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一, 为长夏之主...

阅读全文
糖尿病自我按摩疗法
百病推拿 | admin | 2025-05-12 | 18 阅读

自我按摩是以自己的双手在自身或家人身上进行的按摩形式,是一种最方便、最简单的自我保健康复方法。 自我按摩疗法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促进新陈代谢及滞留体液或病理渗出物的吸收,促进病理产生物的消散,缓解病理紧张并促进排出有毒代谢产物。针对糖尿病,自我按摩具有调和气血、疏通经络、益肾补虚、清泄三焦燥热等功效。患者用手按摩、刺激体表一定的腧穴,通过经络传导可以调节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

阅读全文
百病之源话失眠 中医综合促睡眠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17 阅读

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统计,一个正常成年人每天需要7~9小时的睡眠。但绝大部分人的睡眠时间都不足,睡眠质量也不高。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调节过程,通过良好的睡眠可以解除疲劳、恢复精神。 失眠为百病之源 失眠,临床上通常指尽管有充分的睡眠条件和环境却存在对睡眠时间和质量不满足,并影响到白天社会功能的一...

阅读全文
家庭足疗方法
中医药浴 | admin | 2025-06-02 | 17 阅读

提到足疗,许多人会联想到足浴。真正意义上的足疗与平时所说的“泡脚”、“足浴”完全不同。足疗是通过足部药浴加按摩而达到治疗局部及全身疾病的传统中医疗法,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与优势。 足疗的应用范围很广,风湿病、脾胃病、失眠、头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截瘫、脑外伤、中风、腰椎间盘突出症、肾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后的康复治疗等等都包括在内。 日常保健 每天用水洗脚,既可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又可保持局部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