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疮毒" 的结果

找到 1540 条相关结果

李杲妙用黄柏利小便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4 | 23 阅读

相传金元年间,长安有一个叫王善夫的富商,小便不通以后,大腹便便,肚子坚硬如磐石,壅塞之极,导致双腿凸出,腿脚肿胀的破裂出黄水,吃不下也睡不着,苦不堪言。 王善夫的病久治不愈,他找到李杲(又名李东垣,中医“脾胃学说”创始人、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求治。李杲详钿询问病因和其他医生所用处方,想到《素问》“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的提法,推断王善...

阅读全文
铁落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2 | 23 阅读

功能主治 平肝镇惊。治癫狂,热病谵妄,心悸,易惊善怒,疮疡肿毒。 ①《本经》:主风热,恶疮,疡疽疮痂疥气在皮肤中。 ②《别录》:除胸脯中热气,食不下,止烦,去黑子。 ③《唐本草》:炒使热,投酒中,饮酒疗贼风。又裹以熨腋下,疗胡臭。 ④《日华子本草》:治惊邪癫痫,小儿客忤,消食及冷气,并煎汁服之。治心惊邪,一切毒蛇虫及蚕漆咬疮,肠风痔漏脱肛,时疾热狂。 ⑤《本草蒙筌》:治诸疮毒气,焮在皮肤。 ⑥《...

阅读全文
槐花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3 阅读

《中国药典》:槐花 实际拼音: Huái Huā 英文名: FLOS SOPHORAE 别名: 金药树、护房树、豆槐、槐米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性状: 槐花:本品皱缩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黄绿色,先端5浅裂;...

阅读全文
活血化瘀药之乳香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8 | 23 阅读

乳香味辛、苦,性微温,属活血化瘀药范畴。它的主要功用于行气活血、伸筋舒络,下面就乳香作为活血化瘀药的具体功效做详细介绍。 一、行气活血:乳香气香能香窜调气,味辛能散疚活血,性温能通经络。凡因气滞血窃,凝涩不通而致的心腹痛,跌打肿痛,痈肿疼痛等皆可随证选用。例如: 1、心腹痛,可配元胡,五灵脂、草蔻、没药各等分,为细粉,每服1—2钱,酒调服,或温开水送服,前人称此方叫“手拈散”,意思是能很快止痛。...

阅读全文
漏芦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5 | 23 阅读

《中国药典》:漏芦 实际拼音: Lòu Lú 英文名: RADIX RHAPONTICI 别名: 狼头花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祁州漏芦Rhaponticum uniflorum (L.)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锥形或扁片块状,多扭曲,长短不一,直径1~2.5cm。表面暗棕色、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具纵沟及菱形的网状裂隙。外...

阅读全文
菩提香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菩提香 别名: 西藏水杨梅 来源: 蔷薇科菩提香Geum urbanum 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西藏。 性味: 辛、甘,平。 功能主治: 滋阴补肾,平肝明目,消肿止痛。治感冒,头晕头痛,高血压,贫血,慢性肠胃炎,月经不调,乳腺炎,疮毒等症。 用法用量: 1~3钱。 ...

阅读全文
牛蒡子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中国药典》:牛蒡子 实际拼音: Niú Bànɡ Zǐ 英文名: FRUCTUS ARCTII 别名: 大力子、恶实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 性状: 本品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长5~7mm,宽2~3mm。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1~2条...

阅读全文
黄紫堇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21 | 22 阅读

《中华本草》:黄紫堇 出处: 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 实际拼音: Huánɡ Zǐ Jǐn 英文名: all-grass of Ochotsk Corydalis 来源: 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黄紫堇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ydalis ochotensis Turcz.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黄花紫堇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5-...

阅读全文
刺黄柏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2 | 22 阅读

《中药大辞典》:刺黄柏 出处: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实际拼音: Cì Huánɡ Bò 别名: 安徽小檗、黄柏 来源: 为小檗科植物刺黄柏的根、茎或树皮。秋季采收。 原形态: 落叶灌木,高1米左右。小枝稍有棱角,二年生枝带黄或暗棕色,枝上具有变态叶的针刺,刺单一或分3叉,长1.5~3厘米。单叶互生,或簇生在短枝上;椭圆形、倒卵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2~6厘米,宽1.5~3.5...

阅读全文
霸王七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6-01 | 21 阅读

功能主治 活血解毒。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腹痛;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未,每次3g,每日2次;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附方 ①治痈肿:霸王七、散血草、刺三甲、蛇蕉草。共捣绒涂。②治脚生肥毒:霸王七捣绒涂。 摘录 《中华本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