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消渴" 的结果

找到 1804 条相关结果

常见禽品性味及功效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3 | 23 阅读

天鹅 味甘,性热,无毒。主补中益气。鹅有三、四等,金头鹅为上,小金头鹅为次。有花鹅者,有一等鹅不能鸣者,飞则翎响,其肉微腥,皆不及金头鹅。 鹅 味甘,平,无毒。利五脏,主消渴。孟诜云∶肉性冷,不可多食,亦发痼疾。《日华子》云∶苍鹅性冷有毒,食之发疮。白鹅无毒,解五脏热,止渴。脂润皮肤,主治耳聋。鹅蛋补五脏,益气。有痼疾者,不宜多食。 雁 味甘,平,无毒。主风挛拘急,偏枯,气不通利,益气,壮筋骨,...

阅读全文
猪肉养生蒸着吃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0 | 23 阅读

猪肉是寻常百姓家中的荤菜主料,它的养生和各种食疗功能,在医典中多有记载。《随息居色食谱》载:“猪肉能补肾液,补胃汁、滋肝阴、润皮肤、利两便、止消渴。”但是众所周知,猪肉虽然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但肉中的高脂肪、高热量却是“三高”的元凶和暗险,如何做到既吃肉又能减少肉对健康不利的因素呢?研究表明,猪肉,只要烹调得法,亦可成为“长寿之药”。在烹饪方法上下工夫,是一种科学的好做法。无油烹饪的“蒸...

阅读全文
寒水石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0 | 23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寒水石 实际拼音: Hán Shuǐ Shí 别名: 红石膏、方解石 来源: 药用寒水石有两种,即红石膏与方解石。红石膏为一种天然的硫酸钙矿石;方解石为碳酸钙矿石。 性状: 红石膏:呈不规则的扁平块状,大小不一,粉红色,略有光泽,表面凹凸不平,侧面有纵纹理。质硬而脆,易砸碎,断面粉红色,有纵纹理。无臭,味淡。 方解石:多呈规则的块状结晶,常呈斜方柱形,有棱...

阅读全文
五味子名称的由来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10 | 23 阅读

五味子,是一种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性的果实,在一般只带有一、两种药味的中药材当中,实属独特。关于“五味子”还有一个生动的故事。 很早以前,在长白山脚下的一个村庄里有个青年叫苦娃,自幼父母双亡,靠给一个姓刁的员外放牛做杂活度日。这个刁员外根本不把苦娃当人看待,给他吃的是气味难闻的猪狗食,穿的是破烂不堪的补丁衣,稍有疏忽,便是一顿毒打。几年下来,苦娃积下了一身的病,骨瘦如柴不成人样。而刁员外...

阅读全文
滋阴中药养生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22 阅读

凡是具有滋养阴液、生津润燥功效,能够治疗阴虚证的药物,即为补阴药,又称滋阴药。阴虚证主要发生于热病后期和诸慢性疾病,常见于肺阴虚、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等。因此,补阴药各有专长,治疗时应根据阴虚的不同症状,给予对症应用。 应用补阴药的同时,应注意药物的配伍。例如:热病伤阴、热邪未退者,应给予补阴药与清热药;阴虚内热者,应给予补阴药兼顾清虚热药;阴虚阳充者,应给予补阴药兼顾潜阳药;阴血两虚者,应给...

阅读全文
山药的食用方法
中药煎服 | admin | 2025-06-02 | 21 阅读

①每晨煮食山药120克,可治子宫脱垂、遗精、脾虚泄泻、消渴。 ②山药适量,生的及炒熟的各一半,共研细末,米汤送服,每次服6~10克,每日2次,适用于心腹虚胀、不思饮食等症。 ③山药20克,粳米30克,共研末煮成糊状食用。有固肠止泻的作用,适用于脾虚泄泻。 ④山药15克,黄连6克(或用天花粉15克),水煎服用。可协助药物治疗口渴、尿多、易饥的糖尿病。 食用山药需注意: ①山药切片后需要立即浸泡在盐...

阅读全文
哪些食疗适合糖尿病患者
中医食疗 | admin | 2025-05-31 | 21 阅读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其主要病变在肺、胃、肾三脏。其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临床上要求病人严格控制饮食。除此之外,一些简便的食疗方可以酌情选用。枸杞葛根参茶:西洋参5克,枸杞子10克,生地5克,葛根5克。水煎,代茶饮。黄芪麦子茶:黄芪30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水煎,代茶饮。枸杞银耳羹:枸杞子10克,银耳5克。蒸30分钟后食用。山药黄芪生地饮:山药30克,黄芪30克,生地15克,天花粉10克,...

阅读全文
闲话古医籍中的煎药用水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9 | 21 阅读

古代中医煎药,对用水的认知和要求,高于煮茶酿酒。《医学源流论·煎药法论》曰:“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 玉泉 《医学入门》载“玉消为水,故名玉泉”“图经曰:玉泉生蓝田山谷”“其色白,其味甘淡,其性寒”。在这里,玉泉不仅是一种煎药用水,其本身也因融进了玉的精华而有“主五脏百病,柔筋强骨,长肉益气,利血脉,安魂魄,明耳目,耐寒暑,久服轻身不老”之功,可谓至精至纯。但玉泉到底在何处...

阅读全文
参耆汤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3 | 21 阅读

《朱氏集验方》卷二引《梁氏总要方》:参耆汤 名称: 参耆汤 处方: 人参 桔梗 天花粉 甘草各30克 白芍药 绵黄耆(盐汤浸)各60克 白茯苓 北五味各45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主消渴。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日进四服。留滓合煎。 《回春》卷四:参耆汤 名称: 参耆汤 处方: 人参(去芦)1钱,黄耆(蜜水炒)1钱,茯苓...

阅读全文
全身是药的 “水果之王”--猕猴桃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1 | 21 阅读

猕猴桃,又名苌楚、阳桃、藤梨,为藤本多年生植物。《本草纲目》时珍曰:“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其果、根、枝叶及藤中汁皆入药。其果实味甘酸,性寒,入肾、胃经,功能解热、止渴、通淋,可用于烦热消渴、黄疸、石淋等病症的治疗。 我国发现和利用猕猴桃的历史很早,《尔雅》《诗经》中就有关于猕猴桃的记载。《诗经》:“隰有苌楚,猗傩其枝。隰有苌楚,猗傩其华。隰有苌楚,猗傩其实。”“隰”指低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