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毫针" 的结果

找到 438 条相关结果

近视眼针疗法
眼针 | admin | 2025-05-30 | 21 阅读

近视是指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古代医籍对本病早有认识,称为“目不能远视”,又名“能近怯远症”,至《目经大成》始称近视由先天生成。近视的发生与遗传、发育、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 近视的分类方法如下:按度数的浅深可分为低度(-3.OOD以下)、中度(-3.00--6.00D)、高度(-6.OOD以上)三种。按病因病理可分为轴性、曲率性、屈光率性、调节性(...

阅读全文
共同性斜视眼针疗法
眼针 | admin | 2025-05-25 | 21 阅读

共同性斜视是指双眼同时注视时,目珠偏于内眦的眼病。病名见于《幼幼近编》,又名小儿通睛外障、双目通睛等,《目经大成·天旋》中称为“天旋”,书中说:“此症通睛偏昃,白眼斜视,盖乾廓下倾,幼时所患者也,故曰天旋”。多自幼发病。通睛类似于西医学的共向性内斜视,是指眼球向各方向转动或用任何眼注视时,其偏斜程度(斜视角)相等。共同性内斜视可分为调节性与非调节性两类,前者临床常见,多为患有屈光不正,眼过度调节...

阅读全文
小儿遗尿头针疗法
头针 | admin | 2025-05-25 | 21 阅读

遗尿又称“尿床”、“夜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知的一种病症。3岁以下的小儿由于脑髓未充,智力未健,正常的排尿习惯尚未养成,尿床不属病态。年长小儿因贪玩少睡、过度疲劳、睡前多饮等偶然尿床者也不作病论。年龄超过3岁,特别是5岁以上的儿童,睡中经常遗尿,轻者数日一次,重者可一夜数次,则为病态,方称遗尿症。 本病发病男孩高于女孩,部分有明显的家族史。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重症病例...

阅读全文
与医疗和疾病相关的成语典故●短针攻疽
杏林诗话 | admin | 2025-05-23 | 21 阅读

短针攻疽,这个成语本义指用短针治疗毒疮,比喻措施不当,难以奏效。攻:医治;疽[jū]:痈疽,引申为烂疮肿毒。典出汉·桓宽《盐铁论·大论》:“设礼修文,有似穷医,欲以短针而攻疽。”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刘弗陵(前94—前74年)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并加上与会儒生朱子伯的介绍,“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 这场“盐...

阅读全文
老视眼针疗法
眼针 | admin | 2025-05-15 | 21 阅读

老视是指随着年龄增加而导致晶状体的生理性调节力减退而发生近视力减退的现象,俗称老花眼。老视是一种生理性衰老现象,在40~45岁或以后发生,与年龄、体质、性别、工作性质及眼的屈光状态有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而失去弹性和可塑性。睫状肌的收缩力也逐渐减弱,导致眼的调节力逐渐减弱,近点离眼渐渐远移,发生老视现象。 老视眼对远来的平行光线仍能很好适应,并聚焦于视网膜上,但对于近物发出的辐射光...

阅读全文
腹泻脐疗方一
中医脐疗 | admin | 2025-05-06 | 21 阅读

1方(诸葛行军散) 药物、制法、用法详见“细菌性痢疾”1方,此处略。 【验案】患者,男,54岁。因饮食不洁致腹泻半天。已泻7次,始为稀薄、色棕样便,继为纯水样便,伴腹痛、腹胀、欲呕,头面及肢体冷汗涔涔,脉沉小,苔白腻,根部微黄。体温37.2℃,予隔药灸神阙穴5壮,肢冷渐复,又灸3壮,自感口鼻中有药香味,全身温暖舒适,冷汗亦止。次日复诊大便减为2次,已有粪便,继隔药灸5壮而愈。 【出处】《江苏中医...

阅读全文
急惊风头针疗法
头针 | admin | 2025-05-24 | 20 阅读

急惊风俗称“抽风”,是以四肢抽搐、颈项强直、两目上视、牙关紧闭甚或神昏为主要表现的儿科常见危急病症。相当于西医学的小儿惊厥,可见于多种疾病如高热、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或脑炎、脑膜炎的后遗症)、原发性癫痫等,以1~5岁的小儿最为多见。 病因:外感时邪,痰热内蕴,暴受惊恐。 病机:小儿肌肤薄弱,腠理不密,易感风热时邪,化火动风;小儿元气未充,如暴受惊恐,气机逆乱,可致惊惕不安;如饮食不节或误食污...

阅读全文
颈椎病电针疗法
电针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刺激压迫颈部神经、血管、脊髓而产生的上肢单侧或双侧部分或全部感觉、运动、腿反射、肌营养或头部供血不足或内脏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颈椎病的形成是由于肝肾亏虚,筋骨衰退加之慢性积累性劳损,以致腠理空疏、气血衰少、筋骨失于濡养,风寒湿邪侵入,痹阻经络,气滞血淤所致。 颈椎病电针疗法一 取穴 相应病变夹脊穴、大椎。 操作规程 取大椎及...

阅读全文
耳针针具介绍
耳针 | admin | 2025-05-11 | 20 阅读

开展耳针疗法所用的针具有毫针、耳毫针、揿针(揿钉式皮内针)、颗粒式皮内针、环形皮内针、三棱针六种。前两种用于针刺,第三种至第五种用于埋针,最后一种用于放血。 一、毫针 毫针原系古代九针之一,现代之毫针是古代毫针改良而成,为耳针常用之针具,耳针用之毫针,针长有五分及一寸两种,针的粗细有26号、28号、30号、32号、34号等五种,针之构造可分针尾、针柄、针根、针尾、针身针尖五部,针柄用铜丝或...

阅读全文
月经后期的艾灸疗法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06 | 20 阅读

技术一 艾灸穴位:气海、三阴交(双)、归来、中极、天枢、血海(双)、足三里(双)。 操作规程:①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1~2次。②艾炷隔姜灸:每次选两2~4个穴位,每穴灸5~10壮,每日1次。③温针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1~2次。 主治:经期错后,量少,经色紫暗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暗,苔白,脉沉紧或沉迟。 技术二 艾灸穴位:气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