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攻下" 的结果

找到 322 条相关结果

饥不暴食 渴不狂饮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9 | 20 阅读

在《古今医案按》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叶先生名仪,尝与丹溪俱从白云许先生学。其记病云,岁癸酉秋八月,予病滞下,痛作绝不食饮,既而困惫不能起,乃以衽席及荐阙其中,而听其自下焉。”故事是说,古时有一个读书人叫叶仪,他和当时著名的医学家朱丹溪是同学。有一年农历八月,他生病患痢疾,腹中绞痛,起不了床,最后只好把床席挖一个洞,在下面放一个便桶,听任大便自下。医案中记载,朱丹溪为他诊视,处方里都是补药,而...

阅读全文
《随园诗话》中的医家轶史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8 | 19 阅读

袁枚(1716—1797),清代著名文学家、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别号随园老人,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中国文学史上乾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82卷、《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子不语》24卷及《续子不语》10卷、《随园食单》1卷等。 《随园诗话》以随笔式的写法,记载诗坛的掌故轶事,评论诗人的风格流派,鉴赏各家的作品风格,从诗学的角度再现...

阅读全文
吃对生姜 才能赛过参汤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18 阅读

每天早上吃几片醋泡姜,是年近百岁的国医大师路志正保持了多年的习惯。养生之道,贵在后天,五谷养生,药食同用,这是《本草中国》第二季里关于生姜的剧情。一说到吃,大家的反响就不由得热烈起来。 吃对就是补 中医用药讲究对症,吃东西也讲究四气五味,并不是说一个东西好,就人人都适合、都去吃。甚至一样东西,即便是选对了,吃它的时间和方法也有讲究,这才是老祖宗的本意。 再回过来看国医大师路志正的养生习惯,...

阅读全文
温疫派的学术特点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30 | 18 阅读

一、以温疫病为主要研究对象 温疫,是一种感受疫疠之毒而发生的急性热病,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险恶,具有强烈的传染性,能引起流行。历史上温疫多次流行,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温疫派就是在与瘟疫斗争中逐渐壮大起来的。其中有的善治火热之疫,有的善治燥热之疫,有的则善治温热相搏之疫,还有的善治疫痧。正是在对同一类疾病的治疗中,他们产生了相同的学术观点,从而形成流派。需要指出,由于传统理论及时代的局限,中医...

阅读全文
润下丸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5-22 | 18 阅读

《丹溪心法》卷二:润下丸 名称: 润下丸 处方: 南星30克 半夏60克(各依橘红制法)黄芩30克 黄连30克 甘草(炙)30克 橘红250克(以盐15克,水化拌令得所,煮干焙燥) 制法: 为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化痰清火。治痰火内郁,咳嗽痰黄,胸膈痞闷,脉滑而沉者。 用法用量: 每服60~70丸,白汤下。 《证治汇补》卷二:润下丸 名称: 润下丸 ...

阅读全文
药物贴敷技术的常用药物
药物贴敷 | admin | 2025-05-15 | 18 阅读

生姜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应用:①风寒感冒。②牌胃寒证。③胃寒呕吐。④肺寒咳嗽。此外,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以及鱼蟹等食物中毒,均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9g,或捣汁服。 使用注意: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葱白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应用:①风寒感冒。②阴盛格阳。...

阅读全文
精通中医药的晚清大臣——翁同龢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6 | 18 阅读

翁同龢(1830-1904年),字声甫,号叔平,晚号松禅,江苏常熟人,晚清著名政治家、学者、书法家,咸丰六年殿试一甲一名,曾任户部侍郎、总理衙门大臣、军机大臣等要职。翁同龢曾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皇帝“眷依尤重”。他为官清正,曾为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平反昭雪,轰动一时。在中日甲午战争、百日维新运动中,参襄军机政务,扮演了重要角色。翁同龢学识渊博,熟知典籍,贯通儒医,平生喜藏书,不乏海内孤本。在他丰...

阅读全文
朱丹溪:浙派中医的骄傲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6 | 18 阅读

如果要在千百年来中国中医药史上选出前十位在历史节点上有巨大贡献的医家,朱丹溪一定算一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提到“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并不是指金元四大医家的学术流派之争,另有含义。 首先,“医之门户分于金元”涉及朱丹溪的学术思想与官方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争。《局方》作为官方主持编撰的成药标准,在当时是所有医家行医的标准与指南,而朱丹溪所提出的“阳有余...

阅读全文
杂治赋
医学入门 | admin | 2025-06-09 | 17 阅读

纂《仁斋》及《编注病机》、《药性》等书。百病难逃乎八要,经曰∶病有八要。不知其要,病将安去?表、里、寒、热、虚、实、邪、正而已。治法必遵乎三法;新病去邪,大剂猛治;稍久去邪养正,宽猛兼治;久病药必平和,宽治缓治。正气在人,阳为表而阴为里,上古名言;邪气害人,表为阴而里为阳,仲景妙诀。实者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是为五实;虚者脉虚、皮寒、气弱、泄利、少食是为五虚。实者得汗便利则活,虚者糜粥入胃,泄...

阅读全文
张从正四方行医创立“攻下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5-22 | 17 阅读

身怀绝技并天生傲骨的医生,在精神上难免是孤寂的,但正是这难能可贵的落寞鞭策他更加勤奋地钻研学问,治病救人,更加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学说,最终取得了非凡成就。位居金元四大家之列的张从正(字子和,自号“戴人”)就是这样的人。他从少年学医,四方行医,到征役参军,召为太医,再到最后辞官归隐,著书立说,无论人生何等艰难,他始终固守学术思想,丰富实践,写诗饮酒,把五味杂陈的境遇盛开为一朵唯美的花。 张从正出生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