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嗝" 的结果

找到 60 条相关结果

打嗝不断 按两个穴位可止
生活偏方秘方 | admin | 2025-05-31 | 16 阅读

打嗝是人体的一种生理现象,但是在一些特别的场合如果频频打嗝会让你尴尬不已,那么该怎样制止打嗝呢?现在就教您两个简单快捷又有效的方法。 掐按中指 分别用自己的左右手指,用力掐住中指顶部,大约过1~2分钟以后,打嗝即可被制止。 掐按内关穴 用手指掐内关穴,此穴位于手腕内侧第一横纹下约2横指处,其止打嗝的效果也比较好。...

阅读全文
打嗝不止嚼砂仁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9 | 16 阅读

呃逆(打嗝)频频,扰人烦己。《黄帝内经》提出本病病位在胃,并与肺有关;病机为气逆,与寒气有关。在此推荐细嚼砂仁的方法,止呃逆有立竿见影之效。 取砂仁3克,放入口中嚼烂成糊状,缓缓咽下。病轻者当下即可止呃,病程长且顽固者,或症状缓解后呃逆复发的,按照这个方法,需多服几次才能稳定。 砂仁是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气清淡,味微辛,入脾、胃经,可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阅读全文
警惕母乳也会引起过敏
中医育儿 | admin | 2025-05-28 | 15 阅读

哪些症状提示了宝宝可能母乳过敏呢? 1.湿疹:宝宝得了湿疹,是捂得太热了?或是得了皮肤病?新妈妈莫慌得头脑发热就给宝宝减衣服,抹药膏。若是1个月内宝宝出现的湿疹,妈妈可以判断,这很可能是宝宝过敏的症状。 2.腹泻:宝宝一直腹泻,一天拉肚子8~10次,更糟糕的是,宝宝的便便里有时还有血液,这可能是过敏了。 3.便秘:宝宝吃得太少了。可无论妈妈怎么“引诱”,宝宝就是懒得张嘴。看来好久没排便了,宝宝胃口...

阅读全文
惊蛰 顺时养阳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5 | 15 阅读

3月6日是24节气中的惊蛰节气。惊蛰是指伏在泥土里的冬眠动物开始出土活动。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龙抬头指春天东方之气上升,许多人感觉到背和四肢寒凉,出现目倦神疲、腰膝酸软、上火牙痛、皮干唇裂等,这是人体跟不上春天阳气生发的结果,故要补阳气。 春天肝当令,惊蛰护肝正当时 中医认为:肝应春时。在春天,肝脏就好比一个值班经理。如果工作过于...

阅读全文
胃胀病因有六条,中医分型来食疗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1 | 15 阅读

当今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快、强度高,大人小孩老人都会时常出现胃胀气的毛病,全身不舒服,不思饮食,备受折磨,极大地影响了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怎样调理好呢? 病因有六条 一是边吃饭边说话 古代人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但是现代人吃饭大都喜欢热闹,边吃饭边说话很容易让人们吃进许多的空气,从而引起胃胀气。 二是吃饭快 有些人吃饭跟打仗似的,狼吞虎咽,一口饭还没下肚,另一口已经到嘴里了,这样囫囵吞枣似的...

阅读全文
呃,呃,呃“打嗝”不止,中医教您怎么办?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0 | 15 阅读

你是否有过吃饭太快,一不留神导致空气吸入体内,而禁不住地“呃”“呃”的体会,这就是呃逆,俗称“打嗝”,主要表现为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控,呃声或低或高,或疏或密,间歇时间不定,有时持续较长时间,甚至影响说话、进食等,相当于西医学中的膈肌痉挛。 正常人在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层很薄的肌肉,称为“膈肌”,它把胸腔和腹腔分隔开来,起到分隔和保护胸、腹腔器官的作用。当进食过快或吸入冷空气时...

阅读全文
胃痛辨别分五步 合理用药别盲目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5 | 14 阅读

现在很多人饮食作息无规律,常常出现胃痛。 胃痛的原因和伴随症状繁多,不要因为上腹部疼痛就以为是胃病,有可能是其他脏器所引起的疾病。对于胃痛,先明确疼痛的位置,并将疼痛的时间,及所伴随的症状做完整说明,以便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具体来说,可以按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疼痛的位置 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脐上方(靠近心窝处)处。如果将腹部划分为四个区域来看,左侧偏中上的部分这一区域的疼痛,最有可...

阅读全文
亚健康症状的自我调理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14 阅读

头 痛     症状:头部某点疼痛,类似脉搏跳动。做事没精神,思维迟钝。方法:偏头痛,多半有气郁积在心。在同侧找到痛点,用拇指轻揉,疼痛处多有结节,可揉开。也可揉搓外关穴治疗。 胃 酸症状:吃饭不规律,导致胃不舒服,很饿却不想吃,胃酸较多。方法:取坐姿,全掌用力摩擦大腿正上面,由大腿根到膝盖部位的肌肉。反复摩擦3分钟。以打嗝为佳,这部位许多穴位可调节胃的功能。 乳腺增生症状:大多年轻白领女性患有不...

阅读全文
疼痛时摁揉耳朵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9 | 14 阅读

1、牙龈肿痛按耳垂 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因“上火”导致牙龈肿痛,或脸上长小疙瘩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按捏耳垂还能美容养颜。 2、心绞痛按下耳窝 经常刺激耳甲腔部位,俗称下耳窝,对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下耳窝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心绞痛时首先要保持镇定,不要惊慌,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最好抬高上身,然后可对下耳窝进行按压。 3、打嗝按上耳窝 上耳窝,即耳甲腔上方的耳甲艇,...

阅读全文
半夏厚朴汤合天突穴封闭治咽异感症
五官疾病偏方秘方 | admin | 2025-05-24 | 14 阅读

咽异感症又称咽部异常感觉症,中医称之为“梅核气”。常常表现为咽部干痒,发胀,堵塞感或异物感,咽部发痒时有轻咳。其症状时轻时重,无规律,病程长短不一,有数日、数月甚至更长时间。咽部检查常见:咽后壁散在滤泡增生,咽侧索轻微肿胀,咽喉壁黏膜可缺少光泽感。咽异感症患者以中年女性居多。《医宗金鉴》谓:“咽部如有炙脔,谓咽中有痰涎,如同炙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气病也。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