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恶风" 的结果

找到 921 条相关结果

麻黄汤
中药方剂(M-R) | admin | 2025-05-23 | 20 阅读

《伤寒论》:麻黄汤 名称: 麻黄汤 处方: 麻黄(去节)6g 桂枝4g 杏仁(去皮尖)9g 甘草(炙)3g 功能主治: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用法用量: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去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圣济总录》卷一八三:麻黄汤 名称: 麻黄汤 处方: 麻黄(去根...

阅读全文
《素问·宣明五气论》的养生要点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9 | 20 阅读

【原文】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贤,甘入脾,是谓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谓五病。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五藏化液:心为汗,肺...

阅读全文
防已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6 | 20 阅读

《中华本草》:防已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1.李当之《药录》:防己,其茎如葛蔓延,其根外白内黄,如桔梗,内有黑纹如车辐解者良。2.《别录》:防己,生汉中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3.陶弘景:防己,今出宜都、建平,大而青白色,虚软者好,黑黯木强者不佳。 4.《唐本草》:防己,本出汉中着作车辐解,黄实而香;其青白、虚软者名木防己,都不任用,陶谓之佳者,盖未见汉中者尔。 5.《本草拾遗》:木...

阅读全文
中药方剂的变化规律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1 | 20 阅读

组织药方既有一定的原则性,又要有随证加减变化的灵活性,所谓“病有千变,方亦有千变”,但方剂的组成,又是极为严密的。同一方剂,如果有一味药的加减或者剂量有所变更,整个方剂的作用也就不同。如清热的黄连,配半夏则止呕,合木香则止痢,伍吴莱萸则治吞酸。又如黄芩,配猪胆汁能泻肝火,配桑皮能泻肺火,合白术则安胎,伍白芍能止痢。 方剂的变化形式,约有以下四种: 1.药味增减的变化 即指增减方中次要的药物,使该...

阅读全文
川乌头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02 | 20 阅读

《中药大辞典》:川乌头 出处: 侯宁极《药谱》 实际拼音: Chuān Wū Tóu 别名: 川乌(《金匮要略》)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块根。夏至至小暑间挖出全株,除去地上部茎叶,然后将子根摘下,与母根分开,抖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 乌头(《本经》) 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块根通常2个连生,纺锤形至倒卵形,外皮黑褐色;栽培品的侧根(子根)甚肥大,直径...

阅读全文
川贝母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7 | 20 阅读

《中国药典》:川贝母 实际拼音: Chuān Bèi Mǔ 英文名: BULBUS FRITILLARIAE CIRRHOSAE 别名: 贝母、川贝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

阅读全文
常见症状鉴别之疼痛
中医辩证 | admin | 2025-06-02 | 19 阅读

疼痛是病人的自觉症状,也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从部位分有头痛、胸胁痛、胃院痛、腰痛、腹痛,肌肉关节痛等,且有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及寒热、虚实之不同。头痛可发生于许多疾病中,临床可分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两类。头痛,波及颈项,伴恶风寒,全身骨节疼痛,得包裹头部,苔薄白,脉浮紧,多发作于吹风受凉后,是风寒头痛。为外感风寒之邪,寒主收引,经脉不利则头痛。头痛,伴发热,恶风寒,汗出,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

阅读全文
表证
诊断 | admin | 2025-05-25 | 19 阅读

【表证】指在浅表的病症。六淫邪气侵入人体,首先侵犯皮肤,经络,或从口鼻入侵肺卫,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四肢酸痛、鼻塞或咳嗽。脉浮,舌苔薄白等症状,其中又以恶寒(或恶风)、脉浮为特征。但表证还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的区别,详见各条。表证多见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和各种急性传染病的前驱期或初期。...

阅读全文
诗词中的江苏道地药材及其药用价值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5 | 19 阅读

巴子城头青草暮,巴山重叠相逢处。燕子占巢花脱树。杯且举,瞿塘水阔舟难渡。 天外吴门清霅路,君家正在吴门住。赠我柳枝情几许。春满缕,为君将入江南去。 朋友程公辟返回故乡苏州,宋代词人张先写下了这首景致缠绵的《渔家傲》赠别。因词中“天外吴门清霅路,君家正在吴门住。赠我柳枝情几许”句,词牌《渔家傲》又名《吴门柳》。 苏州一带为春秋时期吴国故地,故又称为吴门。苏州历代名医辈出,其学术成就独树一帜,形成了...

阅读全文
保健类药茶之疏风解表茶(一)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23 | 19 阅读

1、荆芥茶。 原料:荆芥10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解表。 用途:外感发热、头痛;痈肿;流感。 2、荆石茶。 原料:荆芥5g、石膏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白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表。 用途:风热头痛。 3、荆桔茶。 原料:荆芥5g、桔梗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5~10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