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心理问题" 的结果

找到 32 条相关结果

自我伤害是一种心理疾病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16 阅读

60%以上自杀者有精神心理障碍 近日,传奇球星、威尔士国家队主帅加里·斯皮德自杀的消息让喜欢足球的人震惊,他生前被誉为“英超活化石”,见证了英超从创立到辉煌的荣光,自杀前一天还在BBC的足球节目中谈笑风生。 对自杀等蓄意自我伤害行为者,人们通常只是从表面分析,如认为当事人承受了压力、受到了挫折、经历了负性生活或生存事件的影响等,甚至认为他们“心眼小”、“想不开”,而其内心的痛苦往往被忽略。 心理和...

阅读全文
地震后的心理干预不容忽视
心理保健 | admin | 2025-06-05 | 15 阅读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成千上万人的死亡和伤残后果,如何营救存活者,如何抢救伤者、安置幸存者成为头等大事。笔者认为,灾后的心理干预同样不可忽视。 灾难幸存者普遍存在死亡烙印、死亡恐惧、死亡负罪感。死亡烙印包括对灾难的记忆和印象,它们无一例外地跟死亡、垂死,以及大规模的毁灭相关。很多幸存者噩梦连连,对跟灾难有关的信息极端敏感,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重新引起恐慌。他们会感到在死亡前束手无策,感觉自然本...

阅读全文
郁证望闻问切要点
诊断基础 | admin | 2025-05-31 | 15 阅读

郁证形态多样化,尤其隐性郁证之“普衣郁证”以普通的躯体症状为伪装,“花衣郁证”临床表现纷繁多彩令人眼花缭乱,“怪衣郁证”症状怪异奇特。诊断时,需要医生运用高超的四诊技巧见微知著,从纷繁复杂的临床表现中发现蛛丝马迹,把握郁证的本质。郁证四诊有以下特殊之处需加注意。 望诊:观察眼神与表情 望诊本指望神色、形体、姿态,望神主要望神之得失真假。但是对于郁证而言,望诊主要是望眼神及面部表情。“望而知之谓之...

阅读全文
秋风又起引愁绪 悦享秋日防“悲秋”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15 阅读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骚客就有“悲秋”的传统。《淮南子》中日:“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元代徐再思则有“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之句。 《红楼梦》里,黛玉病卧潇湘馆,夜听秋雨淅沥,提笔写下《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己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其实,不只是文学的传承,在心理学上,秋愁与抑郁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往期,我们曾关注过此话题,如今,秋风又起,让我...

阅读全文
哪些人更容易患中风
老年保健 | admin | 2025-06-02 | 14 阅读

任何疾病都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生,中风亦然。据统计,我国现有中风患者7000万人,每年新发中风者高达200万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中风病的重视,中风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患中风与性别有关吗?是不是只有老年人会得中风?胖人会不会比瘦人得中风的概率更大呢?相信很多人对中风病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疑问,接下来就让我们对这些问题一探究竟。 年龄和性别与中风有关? 中风的患病人群从儿童到老年人均有,中老年人则是多...

阅读全文
七情伤,难决断--谈谈“心理癌症”强迫症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2 | 14 阅读

常阿姨每天出门前,都要反复地检查煤气是否关了、门窗是否锁好了;小韩即使在家,每天都要洗手几十次……您是否也有以上行为呢? 如果要说哪一种心理障碍最为“纠结”,那可能就是强迫症了。反复地检查门锁,开关,电源、煤气阀门,反复洗手、洗澡等都属于强迫性行为。这种行为是为了缓解某种焦虑或者不适的心理状态向外的一种投射。而引发这种强迫行为的核心情绪是焦虑,如果时间过长,则会产生抑郁的情绪。那么,“强迫症...

阅读全文
维医中的艾非阿勒和艾尔瓦学说
维医 | admin | 2025-05-14 | 14 阅读

“艾非阿勒”汉译为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个体差异”,系指人的年龄(老小)、体形(胖瘦)、性别(男女)等差异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维医根据这种差异的特点,把人对各种疾病的倾向性分为以下几种:小几多患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如:麻疹、百日咳、天花、肝炎、肺炎、肠炎等;中老年人和体形较胖的多患气管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瘫痪、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压、脑溢血等;体形较瘦,个子较高的人多患肺结核、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

阅读全文
进补须对症辨证很重要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1 | 13 阅读

不可否认,正确进补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改善体质、调节脏腑的机能、延缓衰老、美容护肤等。但在进补的时候,也有很多参数和变数,所以,应该强调:进补要因人、因病、因地、因时而异,各取所需。 什么人需要补 中医对进补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黄帝内经》说的“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虚不能补,不该补的去补,不仅对身体起不到好的作用,还有可能适得其反,补出问题来,那可真是费力不讨好。 ...

阅读全文
气功适用慢性病
气功基础 | admin | 2025-05-01 | 13 阅读

传统气功包括吐纳、导引、静坐等方式,是调身、调息、调心融为一体的心身锻炼技能。气功运动的特点是修习者在教练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我锻炼而恢复健康。练功时修习者的意识处于宁静、愉悦的状态,体内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会随之变得协调,通过长期坚持锻炼,可起到强体健身、防治疾病的作用。 气功通过三调来促使气机协调,以实现防治疾病的目的,可以说气功就是通过自我心理调整,促使生理功能变得协调,以...

阅读全文
反常行为 警惕“心病”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1 | 12 阅读

语言异常:从一个人的语言特点可以了解其心理活动,从而发现症结所在。有心理障碍的人会因为思维不正常而表现出特有的语言方式。如缺乏逻辑性、系统性、合理性,表现为过分嗦,甚至总有说不完的话,总要想方设法讲完,心里才舒服,或词不达意,答非所问。有的人讲话声音幼稚,过分细小,或结结巴巴,或语速过快,没有停顿等,多与心理障碍有关。 性格改变:一般心理疾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性格改变。他们或者过分内向,或者过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