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弦脉" 的结果

找到 82 条相关结果

王叔和在《脉经》中表现的革新创造及其影响
脉经 | admin | 2025-05-17 | 13 阅读

1、完成独取寸口法 今本《难经》虽然在“第一难”就提出独取寸口之法,但技术上的一些问题,并未解决。例如寸关尺的位置问题,《难经》之说,关还只不过是一个分界线,并无长度,对于寸尺亦只是寸主阳尺主阴,对划分脏腑却用浮沉法等等,仲景参用《难经》的脉法,但对关只称“关上”亦没有解决关脉长度问题,并且亦时时参用趺阳、步阴、阳明等脉特别是对杂证,趺阳脉使用的尤多。说明在王叔和以前独取寸口法虽然已经出现但没有...

阅读全文
脉象之滑、涩、玄、紧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5-09 | 13 阅读

滑脉 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多属邪盛,痰食内滞。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妇女妊娠时多见此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 涩脉 脉来涩滞不畅,如刀刮竹,多属精亏、血少、气滞、血瘀,常见于贫血、失血、产后及血瘀等疾患。 弦脉 脉挺直而长,如按弓弦,有劲有弹力,脉管的硬度大。主气郁,肝胆病证及痛证。常见于外感少阳证,肝病,胆病,高血压...

阅读全文
中医养生要注意是什么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6 | 13 阅读

一年四季的气候轮换,自然状况改变之下,人们的生理状况也会受影响。在不同的时节,我们需要摄取不同的养分来补充身体的需求,一年四季,你的餐单也要跟着换不停。中医认为世界事物并非独立分离的,而是处于相互和谐状态。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关系及规律有独特的见解;他们以一个整体观来认识世界,更创立阴阳、五行理论去解释各种复杂现象。而人类是一个有机整体,属于自然界的一份子;因此一定受外界环境气候所影响,相应地也会...

阅读全文
趺阳脉诊脉法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5-05 | 13 阅读

趺阳脉为足阳明胃脉,在足背冲阳穴处。胃为后天之本,诊趺阳脉以候脾胃之气,对于保胃气扶正祛邪有重要意义,故《伤寒杂病论》中,以趺阳脉诊断疾病亦较多应用。 1、浮脉趺阳脉浮多为胃虚。如“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馏,言胃气虚竭也”。此脉浮为胃气虚竭,阳虚里寒,有胃气结而上逆,发为气噎证。 2、数脉“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坠,小便即数”。数为有热,趺阳脉数,为胃中有热,故消谷...

阅读全文
《脉经》选录之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
脉经 | admin | 2025-06-10 | 12 阅读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于手下)。 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一曰,手下无,两傍有)。 洪脉,极大在指下,(一日:浮而大)。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一曰:漉漉如欲脱)。 数脉,去来促急。(一日:一息六七至。一日:数者进之名)。 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 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一日:如张弓弦,按之不移。又日:浮紧为弦)。 紧脉,数...

阅读全文
中医四诊切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6-01 | 12 阅读

[FS:CONTENT_START]切诊是指医生用手在病人身上作某种形式的诊察,或切或按,或触或叩,以获得辨证的资料。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两个部分。 (一)脉诊 脉诊是以手指按切病人动脉以了解病情的内在变化也称切脉或诊脉。 脉为血府,贯通周身,五脏六腑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周流全身,当机体受到内外因素刺激时,必然影响到气血的周流,随之脉搏发生变化,医者可以通过了解脉位的深浅,搏动的快慢、强弱(有力无力)...

阅读全文
中医脉象之弦脉
中医切诊 | admin | 2025-05-27 | 12 阅读

弦脉亦是具有单因素的脉象,它的性质是脉形变化,特点是张力增强,有的亦有阻力增加的情况及脉管变硬等,所以它给人的指感是像琴弦、弓弦等绷直的感觉。 弦脉在古医籍中的记载亦是较早的,它亦有一个形成过程,在《内经》中开始是以季节脉出现的,而且有时只是作为对春天脉的一种形容,至于作为肝脉、肝的绝脉之说亦不可能是由于季节和胃气的有无引申出来的。如:“……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日肝死。”“春脉如弦……...

阅读全文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自己?
消化系统偏方秘方 | admin | 2025-05-25 | 12 阅读

我们知道,胃酸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酸,其浓度足可以把金属锌溶化掉。既然胃的消化能力这么强,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身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先从食物的消化谈起。 消化的起点 人们常用“狼吞虎咽”来形容吃东西吃得很香,其实,人们完全不必羡慕任何一种动物吃东西的方式。比如,鳄鱼有像钉子一样的牙齿,坚固有力,但却难以对食物进行充分咀嚼,消化的效率很低。另一个极端是像马、牛一样的食草动物,它们的牙齿形状扁平,...

阅读全文
五脏脉诊
黄帝内经太素 | admin | 2025-05-15 | 12 阅读

平按:此篇自“肝脉弦”至“是谓五脏脉”,见《素问》卷七第二十二①《宣明五气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第一《经脉》上篇。自“平心脉来”至“肾死”,见《素问》卷五第十八《平人气象论篇》,《甲乙》同上。自“岐伯曰:心脉揣坚而长”至“身寒有痹”,见《素问》卷五第十七《脉要精微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第一中、下篇。自“黄帝曰:请问脉之缓急”至“调其甘药”,见《灵枢》卷一第四《邪气脏腑病形篇》,又见《甲乙经》...

阅读全文
《温病条辨》解儿难
温病条辨 | admin | 2025-05-14 | 12 阅读

1.题词 儿曷为乎有难?曰: 天时、人事为之也。难于天者一,难于人者二。天之大德曰生,曷为乎难儿也?曰天不能不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五行之运,不能不少所偏,在天原所以相制,在儿任其气则生,不任其气则难,虽天亦无如何也。此儿之难于天者也。其难于人者奈何?曰一难于儿之父母,一难于庸陋之医。天下之儿,皆天下父母所生,天下父母,有不欲其儿之生者乎?曷为难于父母耶?曰即难于父母欲其儿之生也,父母曰人生于活死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