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审视瑶函" 的结果

找到 112 条相关结果

中医古籍名称之文化内涵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5 | 18 阅读

中医古籍是众多先贤穷其一生的经验总结,他们希望在有限的印刷空间里,留给后人最大量的信息,总是言简意赅,尤其在书名的选择上,更是殚精竭虑。我们后人读古籍,领会文意的同时,不能忽视言外之意。现举几个书名,与大家同享其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儒门事亲》,张从正撰,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完书。其曰《儒门事亲》者,以为唯儒者能明其理,而...

阅读全文
泻肾汤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3 | 17 阅读

审视瑶函》卷五:泻肾汤 名称: 泻肾汤 处方: 枸杞子36克 生地黄 黄柏(酒洗,炒)知母(酒洗,炒)麦门冬(去心)山萸肉(去核)白芍 归尾各3克 五味子7粒 白茯苓 独活各2.5克 制法: 上药锉。 功能主治: 治食辛辣炙博之物过多致瞳人散大者。 用法用量: 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 ...

阅读全文
眼针技术的祖国医学理论原理
眼针 | admin | 2025-06-02 | 16 阅读

历代医家用来阐述眼与脏腑相互关系,并指导诊治眼病的两种学说(五轮、八廓),分别由五行、八卦说衍化而来。五轮指风轮、气轮、肉轮、血轮、水轮,是将眼划分为五个部位,分属于不同的脏腑,从而把眼局部与脏腑统一成为一个整体,用以说明眼的生理、病理现象,指导眼病的辨证论治。八廓是将白睛按八卦的部位划为八个不同的方位,而后各隶属于六腑、心包和命门。当眼睛发病时,可通过观察白睛呈现的血脉丝络的方位及其色泽、粗细...

阅读全文
视疲劳眼针疗法
眼针 | admin | 2025-05-26 | 16 阅读

视疲劳是指久视后出现眼胀、头痛、头晕、眼眶胀痛等自觉症状及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综合征。祖国医学称之为肝劳。《医学入门·杂病分类·眼》中谓:“读书针刺过度而痛着,名曰肝劳,但须闭目调护。”中医认为眼之所以能视万物,辨五色,必须依赖五脏六腑之精气上行灌注,心主血,肝藏血,心血充足,肝血畅旺,肝气条达时,肾脏所跋五脏六腑之精气,就能借助脾肺之气的转输和运化,循经络上注于眼,在...

阅读全文
视网膜色素变性眼针疗法
眼针 | admin | 2025-05-11 | 16 阅读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以进行性视力减退、夜盲和视野缩小及弥散性眼底视网膜色素沉着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眼病。本病属于视锥、视杆营养不良。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隐性或性连锁隐性遗传。若发病年龄小,多为性连锁隐性遗传,病情重,失明较早。若发病年龄大,病情较轻,多为常显遗传,失明也较晚。多双眼受累,单眼或象限性受累者少见。病情发展缓慢,预后不良。我国部分地区的调查资料显示群体发病率约为1/3500,男...

阅读全文
牛黄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03 | 16 阅读

《中国药典》:牛黄 实际拼音: Niú Huánɡ 英文名: CALCULUS BOVIS 别名: 丑宝、天然牛黄 来源: 本品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干燥的胆结石。宰牛时,如发现有牛黄,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阴干。 性状: 本品多呈卵形、类球形、三角形或四方形,大小不一,直径0.6~3(4.5)cm,少数呈...

阅读全文
四物补肝散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5-23 | 15 阅读

审视瑶函》卷四:四物补肝散 名称: 四物补肝散 处方: 熟地黄(焙干)60克 香附子(酒制)川芎 白芍(酒洗,炒)当归身(酒洗,炒)夏枯草各24克 甘草1.2克 制法: 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 养血补肝。治妇人产后血虚,肝火上升,眼目涩痛,午后至夜昏花不明。 用法用量: 每服6~9克,食后用滚白汤送下。 备注: 方中熟地黄、当归养血补肝为君;夏枯草清肝泄热为臣;甘草益...

阅读全文
紫贝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0 | 15 阅读

《中药大辞典》:紫贝 出处: 《唐本草》 实际拼音: Zǐ Bèi 别名: 文贝(《南州异物志》),砑螺(《本草图经》),紫贝齿(《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 为宝贝科动物蛇首眼球贝、山猫宝贝或绶贝等的贝壳。5~7月间捕取,除去肉,洗净晒干。 原形态: ①蛇首眼球贝 贝壳小型,坚固,略呈卵圆形。壳长约3厘米,宽约2.4厘米,高约1.5厘米。贝壳表面被有一层珐琅质,光滑,有美丽...

阅读全文
通脾泻胃汤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4-28 | 15 阅读

审视瑶函》卷三:通脾泻胃汤 名称: 通脾泻胃汤 处方: 麦门冬(去心)茺蔚子各4.5克 知母 玄参 车前子 软石膏(煅)防风各3克 黄芩 天冬 熟大黄各2.1克 功能主治: 泻火通便。治眼内黄膜上冲,神膏内初起色黄,如人指甲根白岩相似,若漫及瞳人,其珠必破,大便秘结,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热甚,加玄明粉3克。 ...

阅读全文
防风羌活汤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4-25 | 15 阅读

《证治准绳·疡医》卷三:防风羌活汤 名称: 防风羌活汤 处方: 防风 羌活 连翘 升麻 夏枯草 牛蒡子 川芎 黄芩(酒浸)甘草 昆布(洗)海藻(洗)僵蚕 功能主治: 主瘰疬发热。 用法用量: 上药加薄荷,水煎服。 体虚者,加人参、当归;实者,加黄连、大黄。 《准绳·疡医》卷三:防风羌活汤 名称: 防风羌活汤 处方: 防风、羌活、连翘、升麻、夏枯草、牛蒡子、川...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