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气调神大论" 的结果

找到 132 条相关结果

水始冰,地始冻,立冬之日话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0 | 20 阅读

“立冬为冬日始”,在古籍中也有对“冬”的解释:“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那么在这样的特殊时节我们该如何做好养生保健呢?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

阅读全文
秋季养生须尊崇中医四大养生素养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7 | 20 阅读

《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秋季养生须尊崇中医四大养生素养“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形与神俱”做起: 起居有常 早卧早起 秋应肺气,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转向收藏,人应早睡而顺应阴精的收藏...

阅读全文
岐黄名医名著重视仁心仁术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05 | 20 阅读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中医学是其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第一部中医传世名著《黄帝内经》中就有丰富多彩的学术理论与临床各科病证的叙述,还反映了对一些病证的治法。 明代著名医学家吴崑在《吴注黄帝内经》中指出:“《内经》是一部‘救万古民命’的医学典籍,它指导医生在诊治疾患时,必当‘循法守度’(见《素问·示从容论》)。”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又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

阅读全文
冬季“藏精”养生3要点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6 | 19 阅读

古代医学文献中的“精”含义非常广泛,可以指先天之精、脏腑之精、生殖之精、人体的津液等。文中所说的“精”主要指先天之精,即“肾精”。 《灵枢·本神》曰:“生之来,谓之精。”《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这里的“精”指“肾精”,即“先天之精”。中医学认为“肾精”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一是主生殖,肾中精气充沛发展到一定阶段,女孩、男孩就具备了生殖能力;二主生长发育,人体的生长、发育、衰...

阅读全文
夏季调摄重在“心”,三个穴位可“祛湿”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19 阅读

天地万物都遵循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人想健康长寿,就要应天顺时。一年四季,寒来暑往,炎炎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体则新陈代谢旺盛,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 孟夏防病 仲夏防雨 季夏防暑 夏季分三个阶段,即:孟夏、仲夏、季夏。如果按公历,孟夏大概是5月,仲夏是6月,季夏是7月。 孟夏时节,...

阅读全文
大地阳和暖气生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2 | 19 阅读

冬去春来,一年一轮回从“立春”又开始了。今年的“立春”赶上了与除夕同一天。在历史上,“立春”与除夕同一天的年份并不常见,大约每个世纪出现3~4次,这主要与农历存在每19年7闰有关。所以这个周期大致为19年,但有时也会出现前后一天的误差,便出现“立春”与正月初一重叠。民间认为,立春与除夕在同一天是很好的,因为立春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二者在同一天,犹如阴阳太极,道生一,一生二,...

阅读全文
早春养生 养肝护肝是关键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0 | 19 阅读

中医“养生”古称为“道生”“养性”“摄生”“卫生”等,即保养生命之意。春季养生集中体现了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和追求“不老延年”的寿养思想。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相应”,人要健康长寿就应“法于阴阳”,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所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而且认为“阴阳四...

阅读全文
秋天气候干燥 慎防呼吸道疾病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1 | 19 阅读

“鼻为肺之窍”,秋天气候干燥,燥邪极易通过鼻腔而侵肺,从而导致呼吸道疾病。芦根为芦苇的根茎,入肺、胃二经,对于呼吸道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及预防效果。此外经常按摩迎香穴,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对预防呼吸道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 “鼻为肺之窍”,秋季护肺把好第一关 有句话叫做“病从口入”,谈到疾病,人们往往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嘴巴,要吃什么药,慎食什么食物,好像只要管好嘴巴,就会万事大吉了。其实,疾病是非常...

阅读全文
夏季调摄重在“心”,三个穴位可“祛湿”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0 | 19 阅读

天地万物都遵循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人想健康长寿,就要应天顺时。一年四季,寒来暑往,炎炎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体则新陈代谢旺盛,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 孟夏防病 仲夏防雨 季夏防暑 夏季分三个阶段,即:孟夏、仲夏、季夏。如果按公历,孟夏大概是5月,仲夏是6月,季夏是7月。 孟夏时节,...

阅读全文
《内经知要》道生
内经知要 | admin | 2025-05-31 | 18 阅读

《上古天真论》曰: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教下者,教民避害也,风从冲后来者,伤人者也,谓之虚邪贼风。如月建在子,风从南来,对冲之火反胜也;月建在卯,风从西来,对冲之金克木也;月建在午,风从北来,对冲之水克火也;月建在酉,风从东来,对冲之木反胜也,必审其方,随时令而避之也】,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者,内无所营。澹者,外无所遂,虚无者,虚极静笃,即恬澹之极,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