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医学从众录" 的结果

找到 60 条相关结果

臌胀(肝硬化腹水)验方秘方
内分泌偏方秘方 | admin | 2025-05-29 | 14 阅读

[通治方] 王临轩:临证常用家传秘方肝回春片治疗早期肝硬化及各型肝炎,疗效颇佳。醋制香附240克 青矾120克 黄芪360克 红枣(去核,研末,制片时用,为400片量)360克将香附、青矾、黄芪混匀,分成8份,用草纸包好。用塘边泥包裹(泥二指厚)草纸包置于泥内为丸,放暗处30天左右,每隔5~10川天翻检泥丸1次,发现开裂,及时用泥添补。破泥丸,将药取出,除尽杂质,为末,与大枣泥混匀压片。成人每日3...

阅读全文
腰痛验方秘方
外科偏方秘方 | admin | 2025-05-22 | 14 阅读

[通治方] 龚信:补肾汤,治一切腰痛。破故纸(酒炒) 小茴(盐酒炒) 玄胡索 牛膝(去芦,酒洗) 当归 杜仲(酒炒)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各9克上锉1剂。生姜煎服。--《古今医鉴》卷十 [辨证方] 1、寒 证 陈士铎:人有露宿星月下,感犯寒湿之气,腰痛不能转侧,方用转腰汤。白术30克 杜仲15克 巴戟天15克 防己1.5克 肉桂3克 苍术9克 羌活1.5克 桃仁5粒--《辨证奇闻》卷五 梁子...

阅读全文
贝母白芷内消散
中药方剂(A-F) | admin | 2025-05-19 | 14 阅读

医学从众录》卷八:贝母白芷内消散 名称: 贝母白芷内消散 处方: 大贝母、白芷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乳痈。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白酒调下。 有郁,加白蒺藜。 注意事项: 孕妇忌用白芷。 ...

阅读全文
解毒良药--青黛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05 | 14 阅读

《荀子》中有一句名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里的“蓝”,指的是一种植物;而青,则是从蓝中提取的一种染料,同时,也是一种中药。取爵床科的马蓝、蓼科的蓼蓝、十字花科的菘蓝的叶或茎加工,制成干燥粉末或团块,就能得到中药青黛。在电视剧《本草中国》中,世代与青黛为伴的福建仙游县书峰乡黄玉满,收割马蓝、采摘鲜叶,放入池中浸泡发酵。三天后,池水变蓝,黄玉满向池中加入石灰,并用木棒冲击水面、加速转化,得到神...

阅读全文
红花白芷防风饮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01 | 14 阅读

医学从众录》卷七:红花白芷防风饮 名称: 红花白芷防风饮 处方: 红花5钱,白芷5钱,防风5钱,威灵仙3钱。 功能主治: 历节,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 酒煎服。取汗,3服全愈。 ...

阅读全文
黑枣丁香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3 | 13 阅读

方出《种福堂方》卷三,名见《医学从众录》卷三:黑枣丁香散 名称: 黑枣丁香散 处方: 大黑枣7个(去核,每个内入丁香1只,煮烂去丁香)。 功能主治: 胃寒呕吐,兼治寒疟。 用法用量: 上将枣连汤空心服。7服见效。 ...

阅读全文
青黛
中草药(M-R) | admin | 2025-05-01 | 13 阅读

《中国药典》:青黛 实际拼音: Qīnɡ Dài 英文名: INDIGO NATURALIS 别名: 靛、靛花、靛沫、蓝靛 来源: 本品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Bremek.、蓼科植物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

阅读全文
原蚕沙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6 | 12 阅读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定痛。治风湿痹痛,风疹瘙痒,头风头痛,皮肤不仁,关节不遂,急剧吐泻转筋,腰脚冷痛,烂弦风眼。 ①《别录》:主肠鸣,热中,消渴,风痹,瘾疹。 ②《本草拾遗》:炒黄,袋盛浸酒,去风缓诸节不随,皮肤顽痹,腹内宿冷,冷血,瘀血,腰脚疼冷;炒令热,袋盛热熨之,主偏风筋骨瘫缓,手足不随,及腰脚软,皮肤顽痹。 ③《纲目》:治消渴,症结,及妇人血崩,头风,风赤眼,去风除湿。 ④《本草再新...

阅读全文
头痛(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验方秘方
心脑血管偏方秘方 | admin | 2025-05-13 | 12 阅读

[通治方] 刘寿年:救脑汤录自《辨证录》,余临床加减运用,治疗神经性头痛效果甚好,而对于其它顽固性头痛亦有良效。自1977年5月至1980年4月,用此方加减治疗各种顽固性头痛80例,多在服药3-6剂后疼痛症状消失或减轻。辛夷9克 川芎30克 细辛3克 当归30克 蔓荆子6克 水煎服,每日l剂。伴头胀目赤者,加双钩30克、龙胆草6克、石决明30克;气虚神疲者,加生芪15克、党参12克;失眠多梦者,加...

阅读全文
蚕沙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11 | 12 阅读

《中华本草》:蚕沙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实际拼音: Cán Shā 英文名: silkworm shit 别名: 原蚕屎、晚蚕沙、蚕砂、原蚕沙、马鸣肝、晚蚕矢、二蚕沙、蚕屎 来源: 药材基源:为蚕蛾科动物家蚕蛾幼虫的干燥粪便。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mbyx mori L. 采收和储藏:夏季收集二眠至三眠时排出的粪便,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 家蚕蛾,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