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健脾养胃" 的结果

找到 211 条相关结果

药粥疗法的特点
中医药粥 | admin | 2025-05-30 | 20 阅读

应用药粥疗法防治疾病,其所以能够从不间断地延续两千多年,这与它具有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1.“粥疗”等于药疗加食疗 药粥疗法既然是中药与米谷煮粥服用,那么,“粥疗”就包含了药疗与食疗的双重效果。比如,干姜是中医用于温中散寒的药物,但毫无补养作用,只适用于里寒症;粳米或糯米可以健脾益气,却没有散寒力量。若用干姜配伍米谷,煮粥服食,则成了温补脾胃,治疗脾胃虚寒的食治良方。再如《圣济总录》中的“白术猪肚...

阅读全文
落花生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10 | 20 阅读

《中药大辞典》:落花生 出处: 《滇南本草图说》 实际拼音: Luò Huā Shēnɡ 别名: 花生(《酉阳杂俎》),落花参(《滇南本草》),番豆、土露子(《物理小识》),长生果(《本经逢原》),落地松、地豆(《滇海虞衡志》),落地生(《刘启堂经验秘方》),土豆(《纲目拾遗》),及地果(《南城县志》),南京豆(《植物学大辞典》),番果(《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 为豆科植物落花...

阅读全文
壮阳中药养生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7 | 20 阅读

凡是能够补充人体阳气,可治疗阳虚证的药物,即为补阳药,又称壮阳药、助阳药。阳虚证包括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但由于肾阳为人体之元阳,对五脏六腑起着温照、生化的作用,因而人体的各种阳虚之症多与肾阳亏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补阳药主要以补肾助阳药物为主。人体肾阳不足,则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可导致脾胃运化失调、肺气亏虚等症。因此,补阳药除了具有补益肾阳、补益精髓、强筋壮骨等作用外,还能够用于脾肾两...

阅读全文
补气中药养生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5 | 19 阅读

凡是具有补气功效,能够用于治疗气虚之证的中药,即为补气中药。气虚,是指人体活动能力的不足。而补气药则能够起到增强人体活动能力,尤其是脾、肺二脏的活动机能,因而补气药最适宜脾气不足或肺气不足所导致的诸症。应用补气药的过程中,应注意根据人体不同的气虚证,选择最适宜患者的补气药。一般来讲,气虚兼有阴虚者,应兼用补气药与补阴药;气虚兼有阳虚者,宜同用补气药与补阳药。由于气血乃相互统一的整体,气能统摄血液...

阅读全文
常用食疗方(四)
中医食疗 | admin | 2025-05-30 | 19 阅读

28.豌豆炒鸡丁 【组成】豌豆100克、鸡肉100克、鸡蛋1枚、植物油30毫升、食盐1克、味精1克、料酒5毫升、淀粉10克 【制作】将鸡蛋的蛋清和蛋黄分离,蛋清与料酒、食盐、淀粉搅拌均匀,蛋黄入笼蒸熟后切成方丁。将鸡肉洗净,切成方丁后,用蛋清调好的味汁拌匀。起锅,倒入植物油,待油烧热后,先下入鸡丁划熟,随即放入豌豆、食盐、味精炒熟。将炒熟的豌豆和鸡丁放入盘中,撒上蛋黄丁即可。 【功效】滋补体虚、...

阅读全文
血瘀体质有哪些特征?饮食起居该如何调理?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5 | 19 阅读

血瘀体质之人体内血液运行不畅,瘀血阻滞气的运行,气血不畅导致心情不愉快、性情浮躁不能静心做事;瘀血阻滞脑窍,脑窍失养容易引起健忘,此外血瘀体质人群还易患失眠、健忘、痴呆、疼痛、冠心病、脂肪肝、脑血栓形成、脑梗塞、颈动脉斑块、男子精索静脉曲张等病症。 血瘀体质特征 头身:面色、皮肤、口唇紫黯;舌质暗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色素沉着如大小不等的黄褐斑、长期的黑眼圈等,皮肤常在不知不觉中出现...

阅读全文
补中益气长肌肉 健中补虚话山药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4 | 19 阅读

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疗养。自然的产物是最适合脾胃的“补品”,草木虫鱼,瓜果菜蔬,无分贵贱,皆可成为有益于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学活用,当自己的“调养师”。 在《西厢记》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永和初年,有一采药人,来到衡山。道迷粮尽,只好到一崖下休息。忽见一老翁,看上去好像四五十岁那么年轻,对着石壁作书。采药人告知以饥,老者给他食物,乃薯蓣,并指教出山的路途。六日到家,...

阅读全文
高脂血症的中医药膳食疗
中医食疗 | admin | 2025-05-15 | 19 阅读

在过去的20年间,人们的食物消费和膳食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由此带来的最显著效应就是罹患高血脂的越来越多。全国3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间,高血脂症的发病率在10%~20%,高血脂症患者人数高达9000万。高血脂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罪魁祸首,因此,加强高血脂的防治与调养,对于防治多种致死疾病至关重要。 什么是高脂血症? 血中脂质成分或脂质蛋白含量升高,超过正常标准,称为高脂血症,或者说...

阅读全文
小满养生三原则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5 | 18 阅读

原则一:清热利湿、生津止渴。因人体在夏天津液消耗较多,所以夏天应注意清热生津止渴,并且因这一时期暑湿并重,所以应在日常多注意清热利湿、清暑化湿。中医认为,长夏在五脏中归于脾宜清补。中医认为,过湿对脾不利。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饮水多,导致湿气易侵入人体。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运化功能产生障碍,就会积水为患,引起食食欲不振等。因此,夏天要常吃利水渗湿的食物,这样能够健脾和胃...

阅读全文
养胃粥:双米银耳粥的做法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2 | 18 阅读

双米银耳养胃粥的做法 食材:大米50克,小米50克,银耳5克,冰糖适量。 做法: 1、大米、小米洗净,浸泡20分钟;银耳用冷水泡发,摘除根部连结部分后洗净。 2、锅置火上,加适量水,放入大米、小米,置大火上煮沸,改小火再煮10分钟,再加入银耳同煮至米粒软烂。 3、加入冰糖调味,煮到冰糖融化,拌匀即可。 食材的功效 1、大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