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便涩" 的结果

找到 562 条相关结果

甘蔗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6 | 20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蔗 实际拼音: Gān Zhe 别名: 红甘蔗 来源: 禾本科甘蔗Sacharum sinense Roxb.,以秆、汁入药。 生境分布: 南方各省。 化学成分: 含蔗醣13~27%、己酸、乙醇酸(gallcollic acid)、甘氨酸、乌头酸等。 未成熟甘蔗汁中含酚性物质及鞣质。 蜡质中含甾醇等。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除热止渴...

阅读全文
车前子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4-26 | 20 阅读

《中国药典》:车前子 实际拼音: Chē Qián Zǐ 英文名: SEMEN PLANTAGINIS 来源: 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 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果穗,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不规则长圆形或三角状长圆形,略扁,长约2mm,宽...

阅读全文
行迟 语迟 齿迟 诸迟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6-04 | 19 阅读

初生杂症论·行迟一论小儿行迟。肝肾虚弱。骨髓不充。不能行步。加味地黄丸  怀熟地黄(八钱) 山药(四钱) 山茱萸(酒蒸去核四钱) 白茯苓(去皮) 牡丹皮 泽泻(各三钱) 嫩鹿茸(酥炙二钱) 怀牛膝(去芦酒浸二钱) 五加皮(三钱)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一钱。空心。盐汤送下。一论小儿禀受元气不足。颅囟开解。肌肉消瘦。腹大面肿。语迟行迟。手足如筒。神色昏慢。牙齿生迟诸虚。调元散  干山药(五...

阅读全文
水肿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4 | 19 阅读

水肿之症。有阴有阳。察脉观色。问症须详。阴脉沉迟。其色青白。不渴而泻。小便清涩脉或沉数。色赤而黄。燥粪赤溺。兼渴为阳。水肿气急而小便涩。血肿气满而四肢寒。蛊症大要有二。曰单腹胀。曰双腹胀。喘急气满。肿而不安。四肢微肿。此单腹胀。因内伤七情所致。取效微迟。四肢浮肿。肚大身重。此双腹胀。因外感风湿所致。取效甚速。又有水肿气肿之分。以指按肿处。有陷随起。随起者气肿。先须理气。陷指起迟者水肿也。只须导水立...

阅读全文
保健类药茶之疏风解表茶(一)
中医药茶 | admin | 2025-05-23 | 19 阅读

1、荆芥茶。 原料:荆芥10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解表。 用途:外感发热、头痛;痈肿;流感。 2、荆石茶。 原料:荆芥5g、石膏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白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表。 用途:风热头痛。 3、荆桔茶。 原料:荆芥5g、桔梗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5~10分...

阅读全文
葵子散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1 | 19 阅读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六:葵子散 名称: 葵子散 处方: 冬葵子30克 石南叶 榆白皮(去木,锉)石韦(去毛)木通(锉)各30克 制法: 上药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 利水通淋。治小儿沙石淋,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次1.5克,用葱白汤调下。 《圣惠》卷五十八:葵子散 名称: 葵子散 处方: 葵子1两,瞿麦1两,木通1两(锉),滑石3两,榆白皮1两(锉)。 制法...

阅读全文
玉竹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01 | 19 阅读

《中国药典》:玉竹 实际拼音: Yù Zhú 英文名: RHIZOMA POLYGONATI ODORATI 别名: 萎蕤、玉参、尾参、铃当菜、小笔管菜、甜草根、靠山竹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Druce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 ...

阅读全文
鹿茸丸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4-28 | 19 阅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鹿茸丸 名称: 鹿茸丸 处方: 鹿茸(去毛,切,炙)23克 麦门冬(去心)60克 熟地黄 黄耆 鸡膍胵(麸炒)苁蓉(酒浸)山茱萸 破故纸(炒)牛膝(酒浸)五味子各23克 茯苓 玄参 地骨皮各15克 人参23克 制法: 上药为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肾虚消渴,小便无度,肝血亏虚,四肢抽搐。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米汤送下。 《圣...

阅读全文
六气为病(五运主病之)
寿世保元 | admin | 2025-05-26 | 18 阅读

    注:此为《寿世保元》卷一之“五运主病”篇的后文部分风类诸暴强直支痛、緛[ruǎn]戾、里急、筋缩,皆属于风。厥阴风木。乃肝胆之气也。暴,卒也。强直,坚劲也。支痛、支,持也,谓坚固支持,筋挛不柔而痛也。緛[ruǎn] ,缩也。戾,乖戾也。谓筋缩里急。乖戾失常而病也。然燥金主于紧敛。短缩劲切。风木为病。反见燥金之化者。由亢则害。承乃制也。况风能胜湿而为燥也。风病热甚而成筋 者。燥之甚也。故甚者...

阅读全文
凉血地黄汤
中药方剂(G-L) | admin | 2025-05-22 | 18 阅读

《脾胃论》卷中:凉血地黄汤 名称: 凉血地黄汤 处方: 黄柏(去皮,锉,炒)知母(锉,炒)各3克 青皮(不去皮、瓤)槐子(炒)熟地黄 当归各1.5克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养血凉荣,治湿热下注,肠澼下血。 用法用量: 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温服。 如小便涩,脐下闷,或大便则后重,调木香、槟榔细末各1.5克。 《青囊全集》卷上:凉血地黄汤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