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传统疗法" 的结果

找到 39 条相关结果

陈全新针灸补泻手法
针灸常识 | admin | 2025-05-16 | 15 阅读

陈全新,男,1933年出生,教授、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针灸治疗中风、失眠、面瘫及养生方面经验丰富并独具特色,是广东省省级“非遗”项目“岭南陈氏针法”第三代传承人。 针刺补泻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灵枢·经脉》又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这是针刺补泻的基本原则...

阅读全文
瑶医学的治疗方法
瑶医 | admin | 2025-05-27 | 14 阅读

一、鲜生含服法 鲜生含服法是指使用一些毒性小或尤毒的药物时,可经咀嚼,或经挤汁,将生药原汁直接内服或人汤剂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简单易行,价格低廉,药物生用气宏力猛,药味精当,收效迅速。 药以鲜用,这是瑶医用药的一大特点。瑶族聚语区荜药生长普遍,使用时随用随采,这为使用鲜药提供了便利条件。使用鲜生含服法可以充分保留药物的有效成分,而使用干的药材,多为经过烘干或反复晾晒而成,很多活性成分,如植物激...

阅读全文
苗医药学术的研究
苗医 | admin | 2025-05-24 | 14 阅读

(一)收集整理、出版了一批苗族医药学术专著 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欧志安于1兆4年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了《湘西苗医初考》一文,约5万字,分上下两篇。上篇考证苗族医药历史,下篇介绍苗族医药部分。欧氏的《湘西苗医初考》是我国现代苗族医药历史研究最先公开发表的论著。欧志安还于1989年编著出版了《湘西苗药汇编》,全书收录湘西苗族药物500种。1995年田兴秀、关祥祖主编的《苗族医药学》(...

阅读全文
灸法是针刺法所不能替代的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5-20 | 14 阅读

提到艾,就先说一说灸法。灸法就是用艾绒为主要原料,制成一定形状的艾条或艾炷,点燃后对准穴位进行熏灼,通过对局部的温热刺激,达到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一种传统疗法。古代医学家对灸法非常重视,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医书《足臂十一经灸法》《阴阳十一脉灸经》,讲述灸法可以治疗百余种疾病。《黄帝内经》中的“灸焫”就是灸法,《灵枢·官能》篇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皆虚,火自当之。”说明灸法是针刺法所不能替...

阅读全文
全息经络刮痧法
器具手法 | admin | 2025-05-17 | 14 阅读

全息经络刮痧法是在民间刮痧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中医经络学说和现代生物全息理论作指导,选择刮拭与病变脏腑相关的部位防病治病的非药物疗法。新兴的全息经络刮痧法用微循环理论破译了"痧"的实质、"痧"与疾病的关系、出"痧"的原因、作用,阐明了刮痧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疗效迅速的机理,将刮痧疗法的临床应用从单纯的治疗作用扩展到防病保健作用及诊断作用,并提高了疗效。其独特的诊断作用,可以将潜伏的疾病早期发现,...

阅读全文
中医药内、外保守治痔疮的特点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13 阅读

目前保守治疗痔疮,临床上运用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基本上都和中医药相关,中药治疗可分为外治法和内治法,外治法主要有熏洗法、坐浴法、敷药法、塞药法等传统而有效的方法。内治法主要以中成药和中药汤剂为主,常以清热凉血、祛风、除湿等药物为主。无论外治或内治,其目的均为消炎、镇痛、止血及收敛,缓解痔疮症状,下面具体为大家介绍各种方法的特点。 熏洗法:中药熏洗是中医肛肠外科重要外治法之一,是治疗痔疮的传统方法...

阅读全文
蒙医保健方法
蒙医 | admin | 2025-05-31 | 13 阅读

蒙医药是蒙古族丰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医以“三根”学说为主要理论基础(三根——赫依、希拉、巴达干),同时还包括阴阳五行、五元学说、七素及六基症学说。蒙医治病方法,除药物治疗以外,还有传统的灸疗、针刺、正骨、冷热敷、马奶酒疗法、饮食疗法、正脑术、药浴、天然温泉疗法等。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辽阔的大漠南北各部落,建立了蒙古帝国,蒙古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随蒙古帝...

阅读全文
苗族医药文化的特色
苗医 | admin | 2025-05-22 | 13 阅读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湘西凤凰县苗医欧志安,花垣县田兴秀等,贵州松桃县(凤凰县,松桃两县连,都是苗族聚居区)唐永江等人,对苗族东部区域进行苗医调研。欧氏写出了《湘西苗医初考》和《湘西苗药汇编》两部论著。欧氏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研究苗医史时就提出了苗医“英养”学说。“英养”这一苗语东部方言区标准音的语词是指某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日常生活中亦多见“英”、“养”一词。“英养”指某一同类物的两个...

阅读全文
艾叶驱邪辟秽温血脉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5 | 13 阅读

孟子曾说过: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患了七年之久的病,用其他方法治不好,可以用三年的艾来治疗。可见艾叶是不可忽视的药物。 艾叶,味辛而苦,性温有小毒,入足三阴经(肝、脾、肾),具有温经散寒、调经止血及安胎的作用,适宜于虚寒性出血症,尤以治疗虚寒性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最好。如果配伍得当,还可用于吐血、衄血、咯血等。本品还是安胎是要药,治疗胎动不安,每与阿胶、桑寄生同用。 此外,将...

阅读全文
土家族医药学的形成
土医 | admin | 2025-05-12 | 13 阅读

土家族聚居的武陵地区,境内山高林密,沟圣纵横,溪河密布,动植物资源十丰富。如湘西《向氏族谱卷首沿革记略》载:“诸色之鱼.举网即得。山中兽物,人山必获先民在这块土地上劳作生息,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过着采集植物和猎取野兽充饥的“沛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在生产劳动中,各种自然灾害、猛兽常常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力了保护自己免遭风雨和野兽的侵袭,先民们居住山洞或构木为巢,并以树叶裹身御寒,形成了土家族最早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