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阴交穴" 的结果

找到 110 条相关结果

视网膜色素变性眼针疗法
眼针 | admin | 2025-05-11 | 16 阅读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以进行性视力减退、夜盲和视野缩小及弥散性眼底视网膜色素沉着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眼病。本病属于视锥、视杆营养不良。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隐性或性连锁隐性遗传。若发病年龄小,多为性连锁隐性遗传,病情重,失明较早。若发病年龄大,病情较轻,多为常显遗传,失明也较晚。多双眼受累,单眼或象限性受累者少见。病情发展缓慢,预后不良。我国部分地区的调查资料显示群体发病率约为1/3500,男...

阅读全文
呃逆的推拿疗法
百病推拿 | admin | 2025-04-30 | 16 阅读

【概述】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其成因不外乎饮食不节、情志不和、正气亏虚而致胃气上逆动膈而成。阴寒内阻者呃声频作,低缓有力,得热则减,得寒愈甚;胃热上逆者呃声洪亮有力,连续不断,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尿赤便秘;痰气阻滞者呃逆连声,胸胁胀闷,每由郁怒而作,精志转舒则缓,嗳气吞酸;脾肾阳虚者呃逆频作,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续,面色苍白,手足不温,泛吐清水,大...

阅读全文
温灸法操作概要
中医艾灸 | admin | 2025-06-09 | 15 阅读

温灸法是利用温灸器里艾绒在燃烧中产生艾火的穿透力和辐射作用对穴位进行温热刺激。由于艾叶中独特的药物成分,薰灼经络时通过药物渗透增强免疫功能,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淤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针、灸、药各具特色,各有局限。灸法特点在于:弥补针、药之不及。古人有:“药之不及,针之不到,灸之所宜”之说,充分说明灸疗的特殊性,及在保健方面的重要性。 一、操作方法 1、将艾条插入灸盒内固定支架点燃。 2、将灸...

阅读全文
按摩九穴防秋燥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5 | 15 阅读

初秋暑气未消,秋阳余炎,气温仍然较高,但秋季昼热夜凉,天气干燥,“燥邪”就成了秋天的主要致病因素,燥邪引起的疾病被称为“秋燥”。秋燥的表现主要有三种,即干、热、咳。干:“燥胜则干”,燥邪容易伤人津液,出现组织器官缺水,表现为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唇干裂、口干咽燥、声音嘶哑、毛发干燥,甚至脱落、口渴便秘等等。热:初秋夏季余热未尽,如果久晴无雨,最容易出现燥与热混合致病,表现为咽喉肿痛、皮肤疖肿、牙龈...

阅读全文
房事养生之不射精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4 | 15 阅读

【概述】 不射精又称射精不能或射精困难,是指在正常的性交过程中,阴茎虽能维持坚硬的勃起,但达不到性高潮,不能在阴道内射精,而在性交后入睡2~3小时即出现遗精。引起不射精的原因很多,有些因阴茎先天性解剖结构异常或脊髓受损、腰交感神经损伤所致;有些因长期服用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所致;有些因长期婚前手淫,只有强刺激的手淫才能使射精中枢兴奋而射精,而正常的性交刺激难以使射精中枢兴奋而射精;有些因房事过度...

阅读全文
便秘的推拿疗法
百病推拿 | admin | 2025-05-26 | 15 阅读

   【概述】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可见于多种疾病,主要由于津液干涸,大肠传导失常,粪质干燥坚硬所致。 便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根据致病因素与临床表现,可分为实秘与虚秘。实秘包括热秘与气秘,是因为肠胃积热和气机淤滞所致,前者兼见腹部胀满,小便短赤,口干口臭,身热心烦;后者兼见嗳气频作,胁腹痞满等。虚秘包括气虚、血虚、阴虚,是因气血亏虚和阴寒凝滞所致,气虚者兼见疲...

阅读全文
佝偻病的推拿疗法
百病推拿 | admin | 2025-05-22 | 15 阅读

【概述】 佝偻病为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6~12月的婴儿发病率较高。北方比南方多,可能与日晒时间有关。现代医学认为佝偻病主要与维生素D不足有关。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哺养失调,脾胃虚弱所致,肾为先天之本,主骨髓。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气血生化之源。脾肾亏损,则气血不足,骨髓不充,肉痿骨软而生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头软、手软、...

阅读全文
惊蛰节气仍需防寒保暖,饮食要少酸增甘来养肝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9 | 15 阅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言道:“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今年的惊蛰为 3 月 5 日。冬眠的动物和即将破冻土而出的植物,随着惊蛰阳气渐长而苏醒,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桃红李白。惊蛰后人们进入了春耕播种的季节,气温回升较快,雨水有所增多,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 惊蛰的本义是指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从气候特点看,惊蛰后气温明显上升,是全年回升最...

阅读全文
尿潴留外治法
自然疗法 | admin | 2025-05-18 | 15 阅读

尿潴留是指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本病属中医“癃闭”、“淋浊”范畴。其主要病变在膀胱,治宜调畅三焦气机,通利膀胱。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本病,简单有效。 按摩法:取仰卧位,在神阙穴(脐中)与曲骨穴(耻骨上缘)中间的阿是穴上撒少许滑石粉。按摩者站在患者右侧,用右手中指腹,在阿是穴上逆时针方向转动,每秒点击一下,一般转60次左右;用右手掌轻压膀胱底部,使尿液排出。 针灸法:取中极、关元、阳陵泉、足三里、...

阅读全文
春气通肝主生发 此季养肝最适宜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7 | 15 阅读

春天正是万物复苏、阳气渐生的季节,与肝相呼应,春气与肝气相通,春季养肝即是应季养生。四季养生遵循“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春天是草木萌生,百病始发的季节,更是肝病的多发时节。因为春气通肝,春天是肝旺之时,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最适宜养肝。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但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专家提醒,春季养肝我们要做好生活起居、情绪调整以及饮食习惯等几个方面: 精神调摄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