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泌尿系感染" 的结果

找到 149 条相关结果

紫茉莉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5-14 | 7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茉莉 实际拼音: Zǐ Mò Lì 别名: 胭脂花、胭粉豆、水粉花、粉子头、夜娇娇、夜晚花、入地老鼠 来源: 紫茉莉科紫茉莉属植物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以根及全草入药。秋后挖根,洗净切片晒干。一般以开白花者供药用。茎、叶多鲜用,随用随采。 性味: 甘、淡,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活血调经,解毒消肿。根:扁桃体炎,月经不调,白带,子...

阅读全文
大叶井口边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2 | 7 阅读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用于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痢疾,泌尿系感染,肾炎水肿;外用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或晒干研粉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阅读全文
叶下珠
中草药(S-Z) | admin | 2025-04-29 | 7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叶下珠 实际拼音: Yè Xià Zhū 别名: 珍珠草、叶下珍珠、叶后珠、十字珍珠草、夜合草、夜合珍珠 来源: 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全草,去杂质,晒干。 性味: 微苦、甘,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明目,消积。用于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肠炎,痢疾,小二疳积,眼角膜炎,黄疸型肝炎...

阅读全文
红萆薢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6-01 | 6 阅读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利水通淋;解疮毒。主风湿痹痛;水肿;小便淋浊;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注意 《四川中药志》:阴虚火旺,肾虚遗精,多尿及腰痛者忌用。 各家论述 1.《四川中药志》:祛风湿,分清浊,利关节,解疮毒。治风湿痛,腰膝痹痛,小便淋浊及梅毒恶疮。 2.《云南中草药选》:祛风除湿,通淋,利水,消炎,解毒。治风湿性关节炎,泌尿系感染,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疮疖。 摘录...

阅读全文
麻腊干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5 | 6 阅读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健胃消食。主泌尿系感染;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摘录 《中华本草》...

阅读全文
戟叶石苇
中草药(G-L) | admin | 2025-05-09 | 6 阅读

《中药大辞典》:戟叶石苇 出处: 《西藏常用中草药》 实际拼音: Jǐ Yè Shí Wěi 别名: 渣贝筝瓦(藏名) 来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戟叶石苇的全草。孢子囊群成熟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刷去黄毛,切段,晒干。 原形态: 附生。根状茎粗而横生,密被黑色透明的薄鳞片。叶基生,叶柄绿色,光滑;叶片戟形,薄纸质,深绿色,无毛,下面生两排圆形淡黄色孢子囊群,位于中脉及叶缘之间。 ...

阅读全文
百蕊草
中草药(A-F) | admin | 2025-05-04 | 6 阅读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蕊草 实际拼音: Bǎi Ruǐ Cǎo 别名: 一棵松、凤芽蒿、青龙草、珊瑚草、打食草、石菜子、松毛参、小草、白风草 来源: 为檀香科百蕊草属植物百蕊草Thesium chinense Turcz.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性味: 辛、苦、涩,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解署。用于肠炎,肺脓疡,扁桃体炎,中署,急性乳腺炎,淋巴结结核,急性膀胱炎...

阅读全文
四苓合芩芍汤
中药方剂(S-Z) | admin | 2025-04-28 | 6 阅读

《温病条辨》卷二:四苓合芩芍汤 名称: 四苓合芩芍汤 处方: 苍术6克 猪苓6克 茯苓6克 泽泻6克 白芍6克 黄芩6克 广皮4.5克 厚朴6克 木香3克 功能主治: 清热祛湿,行气止痛。治湿热痢疾,下利不爽,腹中拘急,小便短者。现用于急性胃肠炎、痢疾及泌尿系感染而属湿热下注者。 用法用量: 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温服。 ...

阅读全文
井边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12 | 5 阅读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消肿。主痢疾;腹泻;水肿;肝炎;胆囊炎;喉痹;泌尿系感染;痈肿疮毒;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