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阴阳二十五人" 的结果

找到 16 条相关结果

身心合一、动静和谐 中华文化的动静养生智慧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2 | 20 阅读

“生命在于运动”,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名言,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提出的。中国人的老话也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是延缓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经常运动可以保持体力不减,适当用脑可以保持脑力不衰。而曾经也有一个基本观点,叫生命在于静止,后来发现这个观点也不对,其实生命恰恰在于动静之间。这其实在国学里早就这样论述了,《周易》讲“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讲性命修炼,所谓的性功就是偏身...

阅读全文
从古诗词品读中医“木”的意象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7 | 18 阅读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这首《青门引》为宋代词人张先的作品,上阕写春日的感怀,下阕写酒醒后的情怀,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的多愁善感。这首词情景交融、含蓄宛转、丽辞腻声、意味隽永,满载着中医药知识。 东方木行之青帝 《青门引》词牌为张先创制,青门是汉代长安城(今陕西西安)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俗因门...

阅读全文
中医药学称为“岐黄医学”的由来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2 | 18 阅读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于《史记》(公元前91年底~90年初)之后,《七略》(公元前6年)之前,全书主要是以黄帝与岐伯等6位属臣问对方式,探讨了医药学知识,自此建构了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经过笔者认真研习之后发现,其中传载的医学知识与其成编之前文献所传载的相关内容是一脉相承的。除了《吕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三者所涉的“养生”,以及《史记》以29例“诊籍”资料...

阅读全文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惊蛰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8 | 16 阅读

惊蛰,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农历书中记载:“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所谓斗即斗纲,也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勺三颗星。它们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在阳历中,斗指丁时,太阳黄经为345度。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

阅读全文
关公的胡须与眉毛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4 | 16 阅读

《三国演义》开篇明义第一回就写了“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写到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仅从仪表看,就俨然是一个大英雄。在这众多特征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胡须和眉毛,二尺长的胡子,加上浓重的卧蚕眉,是标准的男子汉。其实,在古代,“须眉”二字就是男子的别称。 《三国演义》第25回,写到曹操请关公赴宴。在关公酒醉的时候,自绰其髯而言曰:“生不能报...

阅读全文
中医心理之人格体质论
心理保健 | admin | 2025-06-04 | 14 阅读

人格体质论是在“形神合一论”的基础上,将人格与体质结合起来,阐述个性心理特征的理论。人的个性特点的形成,虽然与后天环境、社会实践、家庭影响、学校教育等密切相关,但与先天体质禀赋也分不开,尤其是气质的形成。中医学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按着五行属性的特点和阴阳之气的多少,将人格体质分类为“阴阳二十五人”和“阴阳五态之人”等,从而使人格体质统一于阴阳五行之中。正因为各种不同的人格特征,一般都可反映某种体质的...

阅读全文
体质的分类(一)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3 | 14 阅读

《内经》对体质的分类 《内经》是现存最早对体质进行了分类论述以及归纳总结的中医文献,主要是用司外揣内的方法,从现象观察为起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类。其中最著名的是《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里,根据人的禀赋不同,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五色和五音,再各分出五类,合为二十五种人。其中木形之人分为上角、大角、左角(少角)、钛角(右角)、判角之人;火形之人分为...

阅读全文
齐鲁伤寒流派
中医流派 | admin | 2025-06-02 | 14 阅读

中医学是一个历史悠久、渊源深厚的医学,因此学术的传承非常重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山东省只有两家,齐鲁伤寒流派是其中之一。 齐鲁伤寒流派学术传承 齐鲁大地人灵地杰,名医辈出。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在《伤寒论》研究方面有三位代表性人物。第一位是整理张仲景的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使其得以保存流传的晋代医家王叔和。王叔和还有一大贡献,就是撰写了中医学的第一部脉学著作——《脉...

阅读全文
什么是五行性理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9 | 13 阅读

五行性理,性是指人的性格与气质,理就是规律与法则。“性理”是用五行的道理说明人的性格与气质的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掌握五行性理及其变化规律,要认识它,驾驭它,使之按正常规律运行,便可掌握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境遇。在治疗疾病方面,可通过五行性阴阳消长的道理来探测人的躯体脏腑疾病变化的情况,并可自我调节,自我平衡,拨阴取阳,可使疾病不药而愈。 五行性的阴阳消长之变化,可由人的面形、体态、气色、声音以及...

阅读全文
死生-经义
景岳全书 | admin | 2025-05-17 | 13 阅读

寿夭(一)《上古天真论》∶黄帝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热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阴阳应象大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