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暑" 的结果

找到 227 条相关结果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秋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6 | 25 阅读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

阅读全文
夏季调摄重在“心”,三个穴位可“祛湿”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1 | 23 阅读

天地万物都遵循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人想健康长寿,就要应天顺时。一年四季,寒来暑往,炎炎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体则新陈代谢旺盛,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 孟夏防病 仲夏防雨 季夏防暑 夏季分三个阶段,即:孟夏、仲夏、季夏。如果按公历,孟夏大概是5月,仲夏是6月,季夏是7月。 孟夏时节,...

阅读全文
大暑炎热酷暑难当,7招预防风湿病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2 | 21 阅读

转眼间进入大暑节气,一年中最热的时令就来了。大家普遍认为,夏天那么热,主要是患中暑、热伤风一类的病,患风湿病的应该不多。但夏天患风湿病还真不少,原有风湿病,夏季加重的更多见,那夏季应该怎么预防风湿病呢? 什么是风湿病? 风湿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 中医称“痹病”或“痹证”,是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影响到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肌腱、滑囊、筋膜、韧带及神经、血管等)表现为慢性疼痛和(或)肿...

阅读全文
气候与环境不良慎行房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8 | 21 阅读

古代医学家特别强调气候与环境不良对夫妇行房不利。如《素女经》指出,在月亮的晦朔弦望,以及大风、大雨、雷电霹雳、大寒大暑、地震等恶劣气候环境下,不可行房。这些气候环境超出了人体调节功能所承受的限度,就必然会破坏人体阴阳平衡的节律,使人心情恐惧,身体寒热,从而导致脏腑功能的紊乱。此时,应慎重保精,积蓄元气,调养脏腑。若反其道而行之,在气候异常情况下,强力行房,必然会损伤身体,由此还会引起心理上的负担...

阅读全文
夏季节气养生药膳指南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08 | 20 阅读

立夏养生药膳 立夏后气温渐热,饮食应以养心为主,宜多吃些具有补血养心、调气活血、生津止渴作用的食物。北方长夏暑湿之气容易侵扰人体,使人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身体嗜睡的“苦夏症”,所以饮食应以补心祛暑食物为主。南方立夏季节,机体因天热消化液分泌减少、饮食应以清补食物为主,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作用的食物。 栀子桔梗薄荷茶(北方) 材料:栀子0.3克,桔梗0.6克,薄荷0.3克,百...

阅读全文
大暑时节:老少中青三类人群如何防病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5 | 19 阅读

老人要防心脏病 三伏天降雨增多,气压偏低,是心脏病高发期。所以,老年人要注意保护心脏。 预防措施:一要保持精神安静、平和,尽量不生气。中医认为与夏季相应的脏腑是心,所以夏天易心火过盛,遇事爱着急发火,需老人多做平和之事,如练琴、棋、书、画等;二要做好防暑降温。多饮绿豆汤、绿豆粥等清淡饮食,少食油炸等不易消化的食品,如油条、年糕、羊肉等。三是运动不过量。老人运动要适当,以免消耗过大而出现意外...

阅读全文
夏季调摄重在“心”,三个穴位可“祛湿”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3 | 19 阅读

天地万物都遵循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人想健康长寿,就要应天顺时。一年四季,寒来暑往,炎炎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体则新陈代谢旺盛,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 孟夏防病 仲夏防雨 季夏防暑 夏季分三个阶段,即:孟夏、仲夏、季夏。如果按公历,孟夏大概是5月,仲夏是6月,季夏是7月。 孟夏时节,...

阅读全文
小暑时节“少动多静”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9 | 19 阅读

过了小暑,意味着炎热季节的到来,民间有“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之说。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按照中医理论,小暑是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一样,负责抵御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一个人,只要阳气旺盛,就会百病不侵。 这个时候,应坚持“少动多静”的原则,除了运动员之外,一般人群最好不要从事剧烈的运动,尤其是心血管患者和年老体弱者更应做到这点。当然,“少动”不...

阅读全文
夏季调摄重在“心”,三个穴位可“祛湿”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10 | 19 阅读

天地万物都遵循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人想健康长寿,就要应天顺时。一年四季,寒来暑往,炎炎夏季,是自然界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体则新陈代谢旺盛,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 孟夏防病 仲夏防雨 季夏防暑 夏季分三个阶段,即:孟夏、仲夏、季夏。如果按公历,孟夏大概是5月,仲夏是6月,季夏是7月。 孟夏时节,...

阅读全文
“三伏”天饮食养生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5-28 | 18 阅读

今天是2009年“头伏”开始的日子,也预示着三伏天的正式到来!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炎炎夏日,酷热潮湿,人体不能适应高温的调节,容易导致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等方面出现问题,出现头晕脑涨、心烦口干、胸闷心悸...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