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品" 的结果

找到 89 条相关结果

周易原文
易经 | admin | 2025-06-08 | 22 阅读

[主内容]       《周易》是汉族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它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医家等的必修之术。     附:周易之目录    乾卦          ...

阅读全文
李时珍的生平及著书背景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5 | 21 阅读

李时珍是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其编撰的《本草纲目》为中医药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让我们走进《本草纲目》,学习李时珍身上大医精诚、格物明理、求实创新的精神。 在此简要介绍一下李时珍的生平及著书背景。 李时珍出身及从医历程 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壁,号濒湖。于明代正德13年(1518年)诞生在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一医学世家,父亲李...

阅读全文
立秋三品
中医养生 | admin | 2025-06-03 | 20 阅读

香薷饮 在我国民间,立秋有吃香薷饮的习俗。清朝时,每到立秋时节,人们都要煮上一大壶香薷饮,待冷却后,家中每个人都喝上一杯,这样,就可以保证全家不受暑气困扰而发生各种疾病了。 香薷饮不仅是立秋的节日饮品,还是足以与湿热之气相抗衡的好汤饮。除用于治疗因为乘凉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之外,也可作为立秋的防暑饮品加以饮用。 《本草经疏》讲:“香薷,辛温散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气、霍乱腹痛、吐下...

阅读全文
中药是如何分类的?
中药基础 | admin | 2025-05-26 | 20 阅读

中药的分类,就是根据中药同和异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别,从而达到掌握药物特性和更好地利用药物的一种方法。不同的学科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切合实际的分类方法,将众多无绪的药物进行系统的分门别类,对于中药的认识、掌握和利用,可以提高效率和提供许多的便利。 中药的分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礼•天官》就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的记载,对于其中的“五药”,汉代郑玄注曰“五药:草、木、虫、石、谷。”可见在汉...

阅读全文
中医药赋
医药诗词 | admin | 2025-05-26 | 20 阅读

泱泱中华,医药古远,《黄帝内经》,《难经》解难,三坟之书,理论源泉。医史如银河之久长,中药似繁星之耀眼。神农尝百草之滋味兮,一日遇毒七十回,三品分类药性辨,《本经》《别录》,本草初建,《雷公炮炙论》之成书兮,彰本草学之神奇,药学宝库华彩添。唐有官修之本草兮,卷秩浩博,图文并茂,新颖独特,影响深远,创世界医药先例,日本广为读传。宋设药局,一大创举世界叹。李氏时珍,《本草纲目》集大全,毕生精力,广收...

阅读全文
《南村辍耕录》里的中医药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22 | 19 阅读

元代陶宗仪所撰《南村辍耕录》是一部写在树叶上的书。孙作在书序中写道:“余友天台陶君九成,避兵三吴间,有田廛,家于山南,作劳之暇,每以笔墨自随,时时辍耕,休于树荫,抱膝而叹,鼓腹而歌,遇事肯綮,摘叶书之,贮一破盎,去则埋于树根,人莫测焉,为是者十载,遂累盎至十数。一日,尽发其藏,俾门人小子萃而录之,得凡若干条,合三十卷,题曰《南村辍耕录》。上兼六经百家之旨,下及稗官小史之谈。昔之所未考,今之所未闻...

阅读全文
清代看病等级森严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7 | 19 阅读

清代看病有森严的等级差别。清太医院,自吏目以上皆是医官,医士虽未入官,但学业已成,考试中试,亦可与吏目等一同供事。据清《太医院志》载:“顺治初年即屡令本院将阖署官员缮单呈览,亲为点派,官无崇卑,一体入直。”“一体入直”就是参加太医院的值班,但所看的病人是有差别的,帝妃皇族、皇亲国戚、高官显宦、太监宫女与一般人等是有尊卑等级差别。御医领班,吏目、医士均参加值班,等候随时出诊。太医院衙门是正五品,属...

阅读全文
献一方得三品文官
医药典故 | admin | 2025-05-25 | 18 阅读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民间流传着关于他的医药趣闻和传说。 古籍《独选志》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唐太宗李世民得了“气痢病”,控制不住地放屁,经多方治疗均无效,于是下了皇榜征招能治此病的神医。当时皇宫仪队里的一张姓人士揭榜献方,牛乳煎煮荜茇。...

阅读全文
易传•象传下
易经 | admin | 2025-05-19 | 17 阅读

[主内容] 简注:《象传》,即《易传·象传》,是《周易·易传》(《易经·易传》)之一,分《大象传》和《小象传》。《大象传》解释卦辞,主要从卦象来阐释社会伦理道德意义。《小象传》解释爻辞,说明爻象或爻辞的意义。《彖传》和《象传》二者的共同点是:通过阐释卦象、爻象所蕴涵的道理,告知人们如何正确决定自己的行动。33.象传下·遯     天下有山,遯(dùn,同“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遯尾...

阅读全文
矿物药历史渊源与当代应用趣谈
中医漫话 | admin | 2025-05-17 | 17 阅读

在很多人印象中,中药就是人参、黄芪、当归、甘草这样的植物药以及燕窝、虎骨、鹿茸等动物药,但是对于许多曾经扮演过重要角色的矿物药却记忆飘渺。 根据我国著名本草文献学家尚志钧教授的有关统计,从先秦时代的《本草经》至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矿物总共417种,可药用的200种左右,但现代仍在临床上常用的已寥寥无几。于是,古老的矿物药就成了泽野的遗珠了。 矿物药在古代人的眼中是可谓“毁誉参半”。...

阅读全文